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社会经济规律系统中的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和人口规律,推进社会建设、文化建设,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我国上层建筑和人口、自然资源、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相应的战略性措施.在社会建设方面:第一,确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指导思想.第二,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第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第四,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第五,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出发,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第六,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龄服务事业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第一,确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三,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把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第一,确立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指导思想.第二,实施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资源的基本国策.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实施保护并优化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然而,我国农业有两大弱点:一是农业生产的先天性弱点,农业是弱势产业;二是历史原因导致的弱点,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低。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任务最为艰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领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所有制是最低级的集体经济形式,具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它适合20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力状况。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局限性不断凸显。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农业的基本状况是:农业有较大发展,但发展速度缓慢;农业经济效益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很低;农业生产力诸要素的现代化水平都比较低;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拖了四个现代化的后腿。作者认为,遵循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可以从七个方面着手:第一,确立遵循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思想。第二,遵循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遵守三条原则,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在此基础上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第三,坚持发展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反对私有化。第四,对农业生产进行扶持: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和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广泛、持久地开展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活动。第五,利用三个途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乡镇企业或其他联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劳务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第六,遵循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遵循执政党发展规律,以加强农村政权建设为核心,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第七,典型引路,推广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遵循客观规律的高度,论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的两个发展战略。其一,实施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提高现代生产技术、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分步骤地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其二,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战略,夯实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形成消费、积累、出口协调发展的格局。实施两个发展战略,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要摆脱现代生产技术创新能力弱,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受制于人的困境;第二,要改变农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国民经济基础不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