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百年来,语文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是明显的,语文教育的利种种弊端一言以蔽之:低效。语文教学内容的低效是制约整个语文教育发展的瓶颈,因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都要通过课程与教学内容来具体落实,教学方法也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十七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即1949—1966)这一期间,“十七年小说”即指这一时期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这一时期,由于中国社会政治的风云变幻,当代文学受政治的影响十分突出,创作风貌堪称斑驳复杂。一方面,新中国的诞生,为17年小说的创作带来一个安定的创作环境,小说创作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特别是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之后,曾出现一批优秀的“干预生活”的文学作品,紧接着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又迎来了长篇小说的大面积丰收,涌现出《青春之歌》、《红岩》、《创业史》、《红旗谱》、《红日》、《上海的早晨》、《林海雪原》等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但另一方面“左”倾路线愈演愈烈,又给“十七年”小说创作带来严重的“左”的影响,使作为艺术的小说与政治宣传特别紧密地搅和在一起,几乎丧失自己独立的品格,呈现出许多作品主题浅薄、风格单一的局面。于是从总体上形成了十七年小说那种真诚的歌颂与热情的浮夸并存,现实主义的主潮与伪现实主义的逆流同在,文学的独立品格与大一统的社会观念相冲突的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3.
《我的内陆》好比是蒋韵的一次精神着陆。蒋韵通过它既是在完成对一座城市的书写,也更是在撰写一部女性精神成熟的历史。它对蒋韵的意义就在于:她绘出了自己的精神故乡,找到了生命存在的精神依托。蒋韵把自己对城市及女性命运的解读化作令人百读不厌的语言款款潜入。它呈现给人的是一片语言美景,生机蓬勃,色彩缤纷。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188—1967)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二弟.童年时代,有着和鲁迅大致相同的经历:一起流连往返于百草园,一起到舅父家去避难,后又同回故乡在三味书屋枯坐苦读.但他和鲁迅旨归却是不大相同的;鲁迅很早就识得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却对童年生活留下了无忧无虑的印象“不但有小康生活,还有宽懈自由的日子.三味书屋的读来读去,引发了他对“杂学”的兴趣.大量地阅读风物地志、年谱日记、家训尺牍、野史笔记、农草本木、乡贤著述、佛经圣教……古今中外,可谓杂矣.这样的“旨归”使周作人较早就体现出一种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美与和谐”的生存态度,同时也影响着他那种“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的散文取材方式.“五四”前后,周作人与鲁迅、陈独秀、胡适等人一起,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他写于当时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平民精神.重视思想革命,脍炙人口,影响深广,和鲁迅一道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骨干和先驱.他本人也自认为是一个旧传统的“叛徒”.但在后来的人生道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哈克·芬历险记》中,马克·吐温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利用哈克批判了南方腐朽、堕落的文化。哈克沿密西西比河逃跑的过程,也是其他对南方社会的认识与批判过程。南方堕落文化中人性的弱点以及宗教的堕落、被滥用是哈克批判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改革教育评价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素质教育呼唤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其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生评价和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教师评价尤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此提出了互动评价、成长记录和智能评价三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简史》融合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体例设置上横向解读女性文学文本与女性文学现象,纵向勾勒当代女性文学思潮发展轨迹,综合考察当代女性文学现代性特质的渗透衍进,为全书的恰切定位与有效阐释提供了可能。作为大陆第一部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史的"当代"之窗。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二十多年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有关疾病/治疗书写的医学型小说。她的医学型叙事没有因袭前人,停留于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写作传统,而是回归到生命层面的疾病本体、治疗本体,以生存智慧和生命美学的意义,为文学的疾病/治疗书写提供了新的经验。毕淑敏的写作根植于对疾病隐喻文化的去蔽,她寄希望于现代人对生老病死的坦然面对,寄希望于现代人拥有强大的生命伦理力量,强大到足以捍卫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足以清洁困扰自我的心灵死角,还自己一个敞亮洁净安详智慧的心灵天空,从而实践着文学的另一种“现代启蒙”。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