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读无字书     
郭启宏 《学语文》2003,(10):4-5
  相似文献   
2.
岳美缇读过我的京剧本《卓文君别传》,建议我换一个角度写写司马相如。罗怀臻认为转换视角,必有新意。象一缕清风,拂去我记忆的浮尘。十年前北京上演《卓文君别传》,我对自己的本子和当时的演出水平都不甚满意。应该说,修改旧作、重构新篇是一种难得的幸运,“前度刘郎今又来”至少是一种“刘梦得式”的风光。我们三人便策划起来。是时,上海凯祺艺术团的大纛下正集结着一批有志于艺术的名家,上海昆剧团正雄心勃勃再造辉煌。天时、地利、人和,“三国四方”,粘米面包饺子——一捏就成。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阿尔弗雷德·乔治·加德纳在一篇题为《论雨伞道德》的文章里,提出一个关于"雨伞良心"的命题: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也许就是理发店或者餐厅),无意(天知道是怎样的无意)错拿了别人的雨伞。当然,被错拿的总是华贵的丝绸伞之类,留下来作为交换的恐怕只能是破布伞。"我的天哪,我拿错了别人的伞!"这主儿作惊愕状,"再回去也是白跑,他肯定早走了。哎,好在我,把我的一把留给他了!"于是,他跟自己的良心捉起迷藏,不让自己抓住把柄。  相似文献   
4.
瑕之美     
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翠,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全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颖、活泼的史湘云偏是"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  相似文献   
5.
读无字书     
①书能无字吗?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若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在。周恩来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可见,无字书一词并非笔者无端臆造。②历史上有关读书的故事很多,每有令人扼腕长叹者。据载,梁元帝是个耽书的人,兵临城下还在龙光殿讲《老子》经义。灭国前悔恨不已,焚尽所藏  相似文献   
6.
凡出版物皆可读,读法自是多样。有坐读、卧读,有朗读、默读,更有一种读法,前人谓之"抄读"。古代出版业不发达,书籍尤其宝贵,古人嗜学抄书,以抄为读,蔚为风气。  相似文献   
7.
记不清是哪座名的巍巍然舍身崖在焉!那是深于情者殉难之所。(?)岩壁立,深渊万丈,一般人自然是要却步的,但殉情者认作归宿,认作永生。于我来说,戏剧便是我的舍身崖,痴迷于斯,也将永是于斯。《天之骄子》上演了,我又多了一次体验:望着苍茫大荒中寂寞的舞台,纵身一跃,只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了!  相似文献   
8.
不是秦始皇的焚坑事业,也不是清王朝的文字狱,是自己动手毁掉自己的作品,有这种人?  相似文献   
9.
潮学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学作为一门新学科,自饶宗颐先生登高一呼,潮人学者八方应和,如今星炳云灿,蒸蒸然了。我是潮人,近几年来为创作长篇小说《潮人》数度还乡,我曾经从韩江下游上溯,经梅州至五华,又从琴江下梅江到三河,寻遗踪,访野老,看赛神,观野台子戏,对韩江母亲河进行了一个月的考察;我也曾在汕头和潮州进行了一系列的访问与座谈,并且阅读了数以百计的有关潮汕文史著作和文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先前  相似文献   
10.
林斤澜《峰顶》一文里有一段话:“……只悟到坎坷、倥偬、蹭蹬、忐忑、沉浮……这些同部首偏旁的字,若在其中找着片刻的宁静,能叫人浑身松弛。极舒服。”这是一个谙尽人间滋味而又识得文字理趣的作家的至语!我无意诠释这段话,怕把意思说白了,没味。这段话叫我想起10年前创作《李白》的往事,也是一段话,台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