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对数学公式的逆向思考并探索其应用,是中学数学发散思维的途径之一.这样做可以变一个公式为多个公式,这往往能发现其中别有的妙趣.三角形中线公式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本上的例题,都是精心设计的典型题目,其内涵十分丰富.若能充分挖掘其内涵,则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数学方法.而且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协调发展,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要“借题发挥”.具体地说,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以一当三书上的例题,一般都给出一种常见的解法.作为一个教师,不能以这一种解法为满足,要引导学生寻求它的第二种解法,第三种解法,乃至更新的解法,使其起到“以一当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1年TI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有这样一题:题目:某学生参加军训,进行打靶训练,必须射击10次,在第六、第七、第八、第九次射击中,分别得了9.0环、8.4环、8.1环、9.3环,他的前9次射击所得的平均环数高于前5次射击所得的平均环数.如果他要使10次射击的平均环数超过8.8环,那么,他在第十次射击中至少要得多少环?(每次射击所得环数都精确到0.1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