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加拿大学者Ruth Hayhoe(中文名为许美德)通过四十余年的广泛研究,把中国高等教育向世界推介,为西方学者了解和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桥梁和窗口。在不同时期,许美德先后关注中国书面语改革和课程现代化、主张在国际合作中倾听中国声音、聚焦中国大学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等,把中国教育家和大学承载的文化特色介绍给全世界。许美德的研究,为中国大学更加自信地参与文明对话、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理性看待西方学者学术观点,提供了镜鉴之思。  相似文献   
2.
领导科学决策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的基本职能道德是决策,领导工作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决策活动来实现,决策是整个领导过程的中心环节,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现代社会的领导者只有学习科学决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科学决策的原则和程序,运用科学决策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提高决策能力,实现对决策方法和决策全面发行,为将来的科学决策更高的准确率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新教师的毕业院校与所服务院校之间的组织文化存在差异,如果能够在新教师入职之初可塑性强、精力充沛、渴望归属感的"黄金时期"注重培养新教师对于大学组织文化的认同感,则有利于保持大学组织文化的历久弥新、培养大学教师的组织忠诚、实现教师队伍的实质性优化、促进学生从"知识人"到"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笔者并非希望用技术手段消解新教师具有的文化张力,达到简单同化新教师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明晰办学理念、纠正大学教师"经济人假设"的角色偏差、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加强校史叙事研究和推介等举措,鼓励新教师更快地实现角色转化,为大学组织文化建设提供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背景下,注重量化和标准化的制度管理显得力不从心。教学文化建设成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得力举措。就其实质而言,教学文化是构成大学组织文化的关键元素,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感受到的一种文化气息、文化要素,以及文化传递与文化创新过程中的稳定风格,更是师生达成默契、共同遵守的心理契约。与制度管理相比,教学文化带给师生的影响更加稳定,更加容易得到教师的理解与认同,也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容易在教师之间实现代际和朋辈传递。教师职业文化、学风文化、课堂文化、考试文化、制度文化、名师文化是教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校风校训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明确教学文化的基本规范、促进师生互动、注重人文关怀是教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分层次布置作业作为分层次教学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本文首先提出了分层次布置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优化评价方式及良好学风、教风的形成,然后简要论述了两种主要的分层方法并对其利弊作了初步的分析,最后从如何处理好学生个体需要和教学任务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分层布置作业和实行弹性分层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分层次布置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是支撑一个公民社会的伦理基础,也是实践公平正义原则的重要条件。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构建和谐社区或与政府权力互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还相对薄弱,和谐社区的构建与发展离不开公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问题。作为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一种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独立人才类型,其显著特征在于学以致用,以用为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标准、培养途径等方面的改革与突破,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保障。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变革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从注重增长速度向关注增长效益转变;从外需拉动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变;从重视技术引进向依靠自主创新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注重产量提升向注重产业结构提升转变。"五个转变"对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在全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在继续加强学术性  相似文献   
9.
在文明对话成为共识的今天,中国大学应该成为代表儒家文化的"发言人".在梳理与反思中外大学与文明关系的过程中.在审视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路径选择上,儒家文化应该是中国大学的"精神坐标",即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思想库",中国大学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发言稿",中国大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博弈的"仲裁人",中国大学走在世界一流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学者Ruth Hayhoe(中文名许美德)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和比较教育学家,30年来,她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中国的高等教育上,从文化和比较的视角,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向西方学习所经历的文化冲突作了清晰而有价值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她始终关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著作,把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学和教育家介绍给全世界,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介绍给全世界,并希望中国的大学在未来能立足于儒家文明,努力为世界贡献出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