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肩负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任,中职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老师。老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质对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职电子电器维修专业老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并阐述了教学能力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关系,最后提出提高中职技术学校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合作互动”教学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员能力素质,增强其岗位任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及运用要求,并就如何提升“合作互动”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对策,旨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郑雯  黄荣贵 《新闻大学》2015,(3):101-109
互联网用户存在趋同类聚和同质分类的过程,表现出独有的"在线社群"结构,揭示这一潜在的社群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互联网空间的基本属性。本文聚焦微博用户多元化的公共参与行为,对2014年上半年传播范围广泛的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在线社群进行潜类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统计建模,从经验上拟合出"公共事务冷漠群体"、"严肃政治关注群体"、"公共安全关注群体"和"高参与度群体"四类在线社群,并进一步揭示现实社会属性与微博用户公共参与行为的系统性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微博空间存在较大的群体异质性,但互联网空间的碎片化过程仍然具有一定规律,分化与聚集趋势并存。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空间"过度政治化"的判断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微博空间仍然更多地呈现出"公共空间"而非娱乐化空间的属性。  相似文献   
4.
尽管现有媒介框架研究文献描述了多种抗争框架,但它们尚未有效地呈现中国抗争框架的整体图景,这种不足部分地源于单案例和描述分析的研究路径。本文采取类型学的思路,试图从话语符号、表征框架和文化资源三个层面构建一个理解框架现象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40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拆迁抗争案例进行多案例归纳,提出"传统底层道义型框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框架"和"现代法理型框架"三大抗争文化框架。分析结果揭示了当前中国抗争框架的三个基本特征:三大文化框架并存、现代法理型框架相对弱势、多种框架共用。中国的抗争文化框架既呈现出历史延续性,也呈现出新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公民权"和"推动法制进步"等表征框架的运用,这部分取决于抗争群体和抗争的媒体/政治环境的变化。多框架共用现象表明,中国的抗争者倾向于工具性地运用框架化策略以便有效地引起公众和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不同信息节点在抗争信息传播结构的位置重要性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基于广州市118家业主论坛间抗争信息传播结构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的业主论坛在抗争信息传播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位置差异,一些业主论坛在抗争信息传播方面比另一些业主论坛更为重要。此外,影响业主论坛结构性位置差异的因素,更多地与业主论坛自身的传播学特性而不是社会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尽管不少研究关注到媒介与抗争的关系,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将媒介作为抗争工具和策略加以理解,或仅仅关注媒介内容、媒介框架对抗争事件的呈现,未将整个媒介生态对抗争的影响看成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本文以"媒介逻辑"作为核心性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媒介逻辑如何共同作用于抗争这一特定社会领域。对发生于2003-2012年间的40个拆迁抗争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媒介的内容逻辑比技术逻辑、制度逻辑更具影响力,但内容逻辑的影响力镶嵌于而不是独立于政治制度。虽然技术逻辑和制度逻辑自身无法有效解释抗争成功,但三种媒介逻辑之间存在相互强化的效应,在内容逻辑基础上引入其他二者将大大提高"媒介逻辑"对抗争成功的整体影响。总之,本研究在经验上初步验证了整合的"媒介逻辑"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军队院校培养出大量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这些人才不但应该是精通业务的“通才”,而且更应该是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专才”。军队院校必须根据军委总部的要求,结合我军任务需要,按照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军校学员的个性教育,以全面适应现代战争人才准备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城市社区是共同体吗,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综合分析现有的实证研究后发现:虽然当代城市社区存在中等程度的社区归属感,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却日渐下降,居民的邻里互动减少,社区参与水平低下。换言之,城市居民与社区之间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与经济联系。城市社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并且,随着商品房社区的增加,城市社区的共同体色彩可能会进一步淡化。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是当前任职教育研究的热点。文章阐述了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并从强化六种“意识”出发,对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对于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任职教育教学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主要从现实社会不满和互联网传播环境两个角度解释网暴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网络生态的理论视角来解释网络暴力活动的形成与发展。该理论视角指出,现实社会状况通过网络生态间接塑造网络暴力事件,而网络行动者的话语生成逻辑及其价值观念倾向则是理解网络暴力表征的关键性因素。对青年网暴案例的分析发现,青年网暴活动呈现出话语动机私人化、动员方式社群化、演进趋势主动竞赛化等特征。网暴对部分青年网民而言已成为道德上可接受的活动。青年施暴者所嵌入的具有局部性和个体化特征的“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道德的主导性地位,为合理化、正当化网暴行动提供了价值支撑。对有网暴倾向的青年微博用户博文的分析显示,现实生存困境与虚拟共同体生活共同构成了青年网暴活动的社会现实基础。文章最后指出需要采取系统性视角来指导网络暴力治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