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就基础教育中加强“双基”教学这一做法的理论基础进行心理学角度的剖折,认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贾德的概括化迁移理论、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和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等是这一做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实中频繁出现的师生矛盾,以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会话分析模式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借鉴刘焕辉先生在其著作《言语交际学》中提出的言语交际的基本规律,结合教师批评语在使用过程中独有的特点,总结出教师批评语的基本原则和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浅谈模糊口语的美学特征刘启珍人们常把语言称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这主要是从对它的功能的认定而言;如果是指语言的属性,那么,用“工具”来概括至少是很不完整的。因为语言除了是一种“交际工具”,它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作为工具,它的发展和提高必然...  相似文献   
4.
青海“少数民族普通话”的特殊言语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普通话"(即母语向汉语普通话过渡的中介语)是青海民族地区第二语言习得者学习汉语普通话过程中产生的特殊言语现象,也是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普通话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一个问题。但目前对"少数民族普通话"的语音偏误、"石化"现象、交际策略以及话语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要想使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教与学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效,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交际包括语言交际(有声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无声语言)两种形式。前者主要依据文字符号系统,通过声觉表情达意;后者主要通过视觉、听觉传递信息,“它们似一对孪生兄弟”,共同形成交际的完整过程。但在特定的语境中,无声的态势语有时比有声语言更具有独特的交际功能。美国著名的人际沟通学专家凯伦.·威尔逊认为,“在人际沟通中,属于语言行为的仅占全部传播行为的7%,属于非语言行为和超语言手段的占93%。一可见,态势语同有声语言相比,显得更为广泛、含蓄而富有弹性。近些年来,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教育学…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且在理论上给予界分,对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实际上,在语言表达中,没有言语,则无所谓语言,二者具有交际工具和对工具的运用的关系。言语是说话者的行为和结果,是对特定的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规律的总和,是人们运用语音、语义交流思想的交际工具。其中的语义是靠全社会成员的感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和思维活动确立并为大家共同理解的,因此,语义可以相应地区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语言意义是语义的基本概念,它包括词汇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大学生创新动力系统是为了激发大学生的人趣,充分有效地挖掘其创新潜能,为我国培养一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从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外部因素的深入剖析,希望为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寻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
教师语言风格的成熟稳定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潜在因素;一方面是外显表征。前者是风格赖以生存的基础,后者是风格得以拓展的手段。二者彼此互动,相辅相成。本文主要概述这两方面与教师语言风格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待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父母的态度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们不允许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另—方面,他们的行为却常常带有攻击性。因此,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要孩子象父母说的那样去做,而不是象父母做的那样去做。孩子呢,也常常出现疑问:为什么我那样做就不对,爸爸妈妈那样做就对吗?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怎么来的? 到底是一种先天性的冲动。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早期教育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关键期理论提供了早期感知教育、言语教育等的理论基础,智力发展速率、精神分析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习惯论及依恋理论分别提供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早期人格培养、早期知识学习、早期行为习惯培养、早期情感培养及早期人际关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