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福泽谕吉(1835—1901)是19世纪后期日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在十分广泛的领域中把西方文明介绍到日本,被称为“缔造日本近代文明的杰出领袖”、“百科全书派式的伟大启蒙思想家”。福泽1岁半的时候,身为下层武士的父亲就去世了,13岁以后才得以入村垫学习汉学。面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巨大压力,福泽不  相似文献   
2.
论文评价<国际终身教育的基本原理研究>一书将终身教育的理论置于人类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宏观时空之中加以考察,同时也就是将终身教育的基本原理与人类几千年来的哲学及其他思想成果相联系,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终身教育思潮的历史源头和思想根源之所在,从而使人们看到,终身教育理论并不是一个单纯从西方引进的外来思潮,也不是一个少数人闭门造车的理论空想,而是人类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历史发展至今的一个逻辑结果,也是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书的重要意在于:有助于我国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是一部深化终身教育理论研究的标志性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社会有两个最重要的高端论坛,它们分别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哥本哈根社会发展论坛”。这两个论坛,前者注重经济发展,后者注重社会发展,它们都因为思想的前瞻性和深刻性,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发展,没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终究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促进人类发展是这两个论坛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终极目标。基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人的终身教育与学习,加上我们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必须要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必须广泛而深入开展全民终身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由此.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并进而对人类文明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5.
教育理论研究与人类学的研究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研究 ;一百多年以来 ,人类学研究所铸就的相对成熟的学术传统 ,特别是它的“整体性视角”、“田野作业”的方法原则、“交叉文化分析”及其“文化普同论” ,以及它关于“全球化”的解说与研究等 ,反映了人类学对人类现实的密切关注和与时俱进等特征 ,可以成为我们教育理论创新的“他山之石”。本文既论及人类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也联系和分析了当今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日本江户时代的教育思想及其近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日本江户时代教育思想的背景、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对于明治近代日本教育的双重影响。作者认为,江户时代的教育思想一方面受制于封建的官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统治,酝酿了20世纪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它所包含的颇具近代色彩的教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大力引进西方教育制度、促进明治近代日本教育迅速进步的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7.
1958年,中国、苏联、美国都进行了一次具有方向性的教育改革,影响十分深远。整整三十年过去了,虽然各国的情况都有了程度不同的变化,但重新回顾三十年前的这次教育改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高等教育史》,是一部体系较为完整的外国高等教育史方面的专著。 《外国高等教育史》以河北大学教育史博士点的一批专家学者为主撰写。20世纪80年代,该  相似文献   
9.
以日本教职员工会(日教组)为代表的非官方的教育思想,是日本全部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本文具体分析了日本教职员 会对于指导官方教育政策的几种思想所作的分析和批判,阐明了他们对于教育投资论、教育荒废、军国主义复活倾向地于目前教育改革下策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中等教育阶段创设初中和高中6年一贯制中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中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这一改革的由来、进展和最新动态,论述了有关的重要法律、重要的组织活动及其咨询报告,并介绍了一些相关学校的课程改革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