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地关系视角下农村居民点转型的时空特征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冉  曲衍波  姜怀龙 《资源科学》2020,42(4):672-684
土地利用转型(LUT)对调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关系”冲突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过程与农村人口迁移与流动密切关联,系统认识农村人地关系转型规律及其形成机理,可以为农村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人地关系变化的视角刻画了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理论过程,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PCRA)为表征指标,利用空间自相关、最小线性二乘回归(OLS)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揭示了农村居民点转型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通过山东省1996—2016年的实证分析发现:①PCRA整体转型趋势不显著,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充分和不均衡性,仅在局部地区呈现出倒“U”型演变特征,原因在于被动性的农村居民点规模缩减滞后于主动性的农村人口流动。②PCRA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整体趋向高值簇或低值簇集聚,以青岛和济南为核心的两大经济区附近呈冷点先收缩后扩张之势,而广阔的一般地区呈热点先扩张后收缩之势。③农村居民点转型受地形、经济、城镇化和政策等因素综合影响,不同时段的主导因素作用力和不同区域的因素作用敏感性均有所差异,且作用过程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④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转型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且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政府管理部门应因地施策促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并加快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缩减进程,助推农村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曲衍波  魏淑文  商冉  郑捷 《资源科学》2019,41(6):1035-1047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应加强对其空间形态的系统认识与分类研究。本文从“点”-“面”耦合的角度构建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概念模型,基于“2+3”式抽样法选取山东省不同区域的5个典型乡镇及其内部的15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点”属性的规模、形状和密度指标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利用“面”属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指标剖析农村居民点功能,进而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农村居民点“点-面”形态耦合特征。研究发现:①在“点状”形态上,典型乡镇的农村居民点规模差异较大,密度相对集聚,形状偏于不规则;经济落后地区和山区的农村居民点组合类型比较单一,经济发达和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组合类型多样。②在“面状”形态上,农村居民点整体表现为“生产功能较好,生活功能差,生态功能一般”的特征;随着镇域内区位优势的衰减,典型村庄的生产功能逐渐降低并趋于均衡化,生活功能逐渐降低但分化程度更加剧烈,生态功能也逐渐降低但缩减幅度相对均衡。③在“点-面”形态耦合上,大规模-集聚型农村居民点的生活和生态功能偏强,小规模-分散型农村居民点的生活功能稍强,大规模-分散-不规则型农村居民点各项功能均较弱,这种组合类型和功能关系之间的关联性是外部性要素导向下农村居民点内部要素自组织演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