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英语里,新闻被称作story(故事)。我们记者肩负着提供信息的重任,但往往容易忘记受众的基本要求:报道的可读性。于是,读者在看某些新闻报道时,心里禁不住苦涩地呐喊:"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让它有趣一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被请进中南海对国务院总理建言的农民工,36岁的樊书生坦言:那次的座谈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工地上给我们每人都办了实名制工资卡,工钱基本都不再拖欠了,我的工资也涨了不少。"这个仍然在北京一处建筑工地打工的河南汉子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3.
本期选取《华尔街日报》的《唐骏“学历门”引发热议》和新华社的一篇相关报道,以及法新社的《中国赢得“人才争夺战”曙光初现》文章来点评剖析。前者提出,在面对风波事件时,记者应尽量冷静客观,挖掘事件背后的深意;后者则对“中国的‘海归’故事怎么讲”给出了启发。  相似文献   
4.
当哥本哈根会议成为地球上每一个人关注的话题的时候,低碳也成为了一个流行名词,作为关乎这个星球存亡的一个关键词,它频频出现在各个媒体的报道中,如何做好“低碳”报道,却成为了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一切新闻都是科技新闻。”在新媒体专线创建之初的头脑风暴会上,我们把果壳网主编“拇姬”的这句口头禅转述给正在渴求“创新”的同事们,很多人眼中都出现了闪光。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对外记者,要有一双善于观察世界的眼睛,捕捉真善美的瞬间,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真诚的情感。记者需要一路行走,一路记录,但更重要的是与被采访者之间产生心灵的互动。一位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的青藏之行,感受了太多的东西,我们可以透过她的文字,看到她细腻的观察和充满情感的心的跃动。  相似文献   
7.
本期以《华尔街日报》的《一对农民工夫妇的春节回家路》和英国《卫报》的《中国情侣赶在虎年前结婚》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认为,外媒关于中国“春运”的报道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还剖析了外媒如何运用各种报道技巧对中国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还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