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探明并实证分析了微博社区成员参与行为的心理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成员的自我呈现、感知方便性和感知可信性对他们的参与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并且,自我认同和社会强化能显著地影响成员投入到微博社区中的努力。理论层面上,研究结论为下一步参与行为的心理作用路径研究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提供前提;实践层面上,对微博服务提供者经营和管理微博社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微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律正义一般表现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程序正义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的过程之中 ,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道德标准 ,属于“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对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阶段特征在经济领域,工业革命正在进行,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这场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物质上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引起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领域,出现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第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广泛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亚三洲确立。第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民族独立运动,如1848年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另一种属旧式民族运动,以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为典型。此外德、意统一也具有排除外族统治,实现民族振兴的性质。第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这一时期工人运动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斗争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二是无产阶级走向世界范围的联合。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19世纪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总结,它具有政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视角,通过对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两个最有代表性原则的分析,指出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集中反映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规律性,它们贯穿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不但能够指导和决定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运作,而且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方面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后现代哲学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它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理智和文化信条进行质疑的一种方式。主体间性理论是后现代哲学中出现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其出现后很快便进入包括教育在内的众多领域。主体间性为主导的对话教学认为,教学不是一个完全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6.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既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主体性的教育陷入了困境,其弊端暴露无遗。文章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考察知识经济时代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认为我国的师生关系应该走向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7.
高中教师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教师观念的转变与否关系到高中课程改革的成败。为了真正落实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改进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一个抽象标准和现实标准、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相结合的标准系统。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是善恶标准,最高标准是至善。具体标准的制定必须遵守相应的准则,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结合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来制定。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文本”,而不是封闭的、稳定的、从外部即可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师生关系不是主客二分的关系,是“我—你”的生活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关系.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既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在师生主体间性范式下,师生在交互的基础上双向理解,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师生主体间性交往而得以建立,教育关注的是师生教学生活本身,是师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给现代师生关系带来了强大冲击,教师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角色困惑.后现代主义对话理论对现代的教师角色及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尤其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