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入WTO,将会对我国教育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对外交流与合作比较频繁的外语类院校的影响将更为直接。对于外语院校来讲,除了下大力气培养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之外,一定要下大力气做好德育工作,真正教给学生“做人”与“做事”的本领,使学生毕业后在从事与外语相关的职业时不辱使命,有良好的对外形象。一、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冲击和挑战首先,对学生素质的高标准要求,将迫使外语院校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我国加入WTO以后,其原则及其贸易自由化的行动方式以及因此而引起并不断加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人才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并特别强调"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3.
论奥运志愿者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运会逐渐远去,但其留下的思考仍将继续。在后奥运时代,我们需要总结和提炼的奥运遗产很多。青年大学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给我们大学教育怎样的启示?奥运志愿者活动,到底具有怎样的教育价值?奥运志愿者的光荣经历和辉煌收获背后,是否隐含着值得深入挖掘的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急剧的变革。在文化碰撞、价值多元、政治转轨、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部分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有所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功利轻道义,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上述现象的出现,固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和时代根源。但这同时也充分表明,在教育体系中真正落实责任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是否理想,就业的质量、水平如何,既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家庭幸福,也关系到大学生对母校的认同与归属感,更关系到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以及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  相似文献   
6.
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的重要任务。作为政党建设而言,不仅要与时俱进地创新理论,而且要把创新的理论大众化、普及化,使之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这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深远而伟大的战略工程,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提出了现实挑战和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亦受到冲击,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新增就业机会减少。而611万这个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克服当前困难,走出危机,实现突围,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奥运志愿者活动的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泽 《江苏高教》2008,(2):148-148
1.奥运志愿者活动可丰富高校教育内容,拓展高校育人途径。高素质的志愿者热情服务奥运,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关键。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以北京高校大学生为主体,而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奥运会期间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行为,将极大地启发社会良知,激励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等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和谐的社会呼唤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之理念自然少不了教育的公平价值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WTO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处于新旧交替,过渡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当前,有关市场经济的各种法律法规或不健全、或执行滞后,一些非经济、非市场的因素仍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不道德、违法犯罪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人们一贯恪守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在发生着严重的偏差.作为社会成员中一分子的大学生们,无疑也受到了社会上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招人数的急剧增加和分配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妒忌"这一社会不良现象,在青年大学生中产生了,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应重视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以提高认识水平.本文试图从分析妒忌现象产生的原因、特点、危害入手,探讨克服这一不良现象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