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和科学家(或曰科学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把鲜花、掌声和荣誉献给了科学家。这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是无条件的。科学家是一种社会角色,又是一种社会职业。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人们对于科学家这种社角色的社会期望。科学家不违反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人们有理由希望科学家的言行符合人们对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的社会期望。有些科学家的言行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但也有一些科家的言行辜负了人们的期望。我们不认为政治权力都是同科学道德冲突的,但我们必须承认政治权力有时是同科学道德冲突的。当…  相似文献   
2.
在以企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工程活动共同体中,作为其成员的个体各自占据一定的岗位而发挥其作用,每个个体都是"本位人"和"岗位人"的统一。文章着重分析了作为"个体"的个人和作为"集体"的工程共同体的动态关系。个体通过招聘过程而在工程共同体中"出场",然后是在工作岗位起作用的"在场"和离开工程共同体的"退场"。文章最后部分运用中国哲学的阴阳理论对人性问题和本位人和岗位人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杨朱学派:两千年绝学及新诠释李伯聪杨朱其人两千多年来蒙受恶名,其事迹无载于正史。但许多可靠的证据表明:杨朱学派在战国时期确曾是一个影响很大、“言盈天下”的学派。杨朱学派的历史命运与墨学的历史命运大体相同,且更加不幸。墨学自西汉初年成为绝学后,毕竟还有...  相似文献   
4.
(一) 当前,许多同志对于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性已经比过去有较深的认识,特别是“经济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已经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搞好科技工作,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现状以适应经济振兴的迫切要求,便成了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个矛盾,一个重要关键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生产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程研究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社会工程的哲学也有自己的特殊问题.在社会工程哲学研究中,探讨规律和规则、原因和理由、论证和说服这三对范畴的区别是很重要的.在社会工程活动中我们应该树立新观念,强化规则意识、理由意识、说服意识;应该在新视野、新需要、新语境、新范畴中开拓社会工程哲学的新边疆.  相似文献   
6.
李伯聪 《文教资料》2009,(28):181-182
本文作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多项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高校教研室教学档案的分类体系,从分类体系的要求、依据、划分、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和建议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工程创新和工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工程作为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作为突破经济瓶颈、改善环境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国家安全、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重要手段,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愈来愈突出。目前,我国各行各业正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包括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在内的一批大型、特大型工程的兴建,将极大地改变我国未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工程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工程活动塑造了现代社会的物质面貌,工程活动对社会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工程的技术和经济问题比较重视,相比之下,对工程的广泛的社会维度的问题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常常不能准确、清晰地认识、界定和处理科学活动、技术活动、工程活动在活动主体、活动性质和制度安排上的区别与联系,忽视了对工程活动本身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这就导致了工程创新和工程教育方面的许多问题。近年来,工程与社会的综合性研究在国内开始兴起。李伯聪教授2002年8月出版了《工程哲学导论》,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了以工程哲学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2004年12月中国工程院举办了以"工程与社会"为主题的论坛,同时还正式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2004年,杜澄、李伯聪主编的《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1卷出版,这是学术界第一本专题对工程进行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的论文集。目前,我国正在出现对"工程与社会"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可喜势头,这个领域存在着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迫切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新的研究和新的探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工程创新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对"工程与社会"这个主题--特别是工程创新和工程人才问题--进行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方面的许多问题正在受到学术界、工程界和有关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邀请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共同研讨有关问题,深化对"工程创新"、"工程人才"和"工程与社会"问题的理论认识,同时也推进对有关问题的政策研讨。  相似文献   
8.
工程与伦理一直缺乏沟通与对话,许多工程界人士忽视了伦理因素在工程活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也有许多伦理学家忽视了工程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美国的工程伦理学已经“起飞”,中国的工程伦理学则还处在“起飞”的“前夜”。在工程活动中,伦理要素深刻地渗透在其他要素之中。人们必须正视工程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伦理意识薄弱的现象,工程界应该努力增强工程活动中的伦理意识,提高伦理自觉性,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工程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伦理难题,另一方面,伦理学界也必须关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强化伦理学的工程关注与工程意识,大力发展工程伦理学这个新的分支学科。工程伦理学将会在工程与伦理的互渗与对话中迅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工程创新是创新的主战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工程创新是集成性创新,工程创新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本文简要分析了工程和工程创新的性质、特点、作用、意义以及工程理念、工程观和工程人才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