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系统科学发展的角度来分,系统思维可归纳为两类:硬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思维。硬系统思维是指那些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系统目标,并从一系列备选方案中寻找目标最优解来处理现实问题的看法。软系统思维是在对硬系统思维的批判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将系统视为一种人文系统,承认现实系统中不同观点和兴趣的存在,强调对社会问题解决的社会过程及对系统实践给予对话性的、解释性的理解,其中特别强调探究的过程。从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来看,软系统思维更强调“学习”的设计,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难于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有利于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镜子     
镜子,是多种多样的。有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哈哈镜……平面镜能真实地反映你的面貌,而哈哈镜则为了博取你的开心,不惜将你的形象肆意扭曲。你可别信了哈哈镜里的形象,别因它把你的形象放得很大而得意洋洋,也别因它把你的形象缩得很小而自卑,在生活中也要时刻提防“哈哈镜”的欺骗。生活中有些人就象哈哈镜一样,出于各种目的,时而把你捧上天,时而把你说得一文不值。可  相似文献   
3.
听课,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经常参与的实践活动之一,也是我们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契机。然而。我们在平常的听课中总是习惯性地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上课教师身上,而很少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体验感,很少去关注师生在课堂这个动态过程中如何共生共长,很少去关注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等。这样听课,既不利于我们理性地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也不利于真正实现“采他山之石”的目的。那么,听课究竟应关注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听课,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经常参与的实践活动之一,也是我们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契机。然而,我们在平常的听课中总是习惯性地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上课教师身上,而很少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体验感,很少去关注师生在课堂这个动态过程中如何共生共长,很少去关注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等。这样听课,既不利于我们理性地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也不利于真正实现“采他山之石”的目的。那么,听课究竟应关注什么呢?一、关注教师的教学技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会开幕至今,国外媒体对世博会报道不断,传达了他们对于世博会的看法和见解,也是西方国家民众了解上海世博的重要信息渠道。本文就世博会开幕前后西方主流网络媒体对世博会的报道进行收集与整理,展示上海世博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构建,并尝试探讨其中的一些缘由。  相似文献   
6.
【实况转播】 今天我很生气,简直要恨死她了,甚至想杀掉她。一整天,我都在心里诅咒她,希望她突然从地球上蒸发,这样我心里才会舒服些,才会真正高兴起来。  相似文献   
7.
从中学校园跨入大学校园,莘莘学子正经历着人生发展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进入大学后,个体将面临新环境的各种挑战,承受多种压力,甚至会进入一种焦虑不安的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健身活动不断深入人心,大大小小的健身俱乐部遍布全国,并且为了不断满足锻炼者的各种健身要求,健身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每个参加锻炼者的身体状况、健康水平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有着不同需求,所以健身俱乐部要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的市场发展就必须多元化地更新。  相似文献   
9.
作为加强海峡两岸联系的一种方式,涉台婚姻在新时期所呈现的特点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从厦门、泉州地区选取部分涉台婚姻家庭,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涉台婚姻在两岸三通后新时期的主要特征。分析在大陆生活的涉台婚姻家庭的生活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民间、个人三个方面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考试选拔人才,是千百年来大家认为相对公正有效的手段。新的理念,赋予她新的使命;新的课程,赋予她新的舞台。昨天,我们曾经为她增光添彩,今天, 我们一定让她阳光灿烂! 是的,高考、中考,反映了地区教育的总体风貌,涉及到庶民百姓的精神期盼,牵动着万人心绪,影响着千家颜面。因此人们不得不时箕关爱有加,小心打扮。诚然,时事变迁,悲喜连连;观念碰撞,积怨难免。人们在走过一段因高考实惠而欢呼之路以后,忽然意识到我们的高考、中考诸多的不顺眼。由爱生恨,牢骚埋怨,这也不足为奇! 历史在追问:考试,选拔,有什么错?她不过是一种手段、一种制度! 人们在深思:高考、中考,何罪之有?她不过是分流人才、分层学习! 这里,我们选编一组文章,可能会对我们如何超越选拔性考试和如何面对中考、高考的成功与失败有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