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理论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的基础上,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引入三种不同类型空间权重,选取2000-2015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还有助于邻近地区合理化发展,但对邻近地区高级化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并存;省域间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有着负向溢出效应;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一条直接路径和空间效应形成的三条间接路径作用于本地及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据此,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结构的“先富带后富”,是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出地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入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苏浙沪地区出现大量产业对外转移现象,这对如安徽一样的中部地区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基于企业、产业、空间三个角度,根据苏浙沪和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对比分析了安徽在此次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具有的拉力因素,阐明安徽将成为苏浙沪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能否适时升级,已经成为关系安徽整个21世纪的经济发展能否跟上全国步伐和经济地位能否提升的关键。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既有资源禀赋的约束,也有历史问题的影响,更在于政府发展战略的不连续,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主导产业,同时还在于创新不足以及利益分享机制的不健全。为了加快安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安徽省必须研究主导产业选择的适用基准,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以保证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蒙城县是安徽北部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其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但这几年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上成效显著,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的报酬递增理论对这一现象予以解释,指出长三角与安徽的产业转移和经济合作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是资本追求报酬递增的内在必要性使然,这一解释对落后地区政府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5.
合肥是安徽乃至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合肥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其中,招商引资、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其经济快速崛起的主要力量。这样的事例安徽各市县比比皆是,这是政策导向与市场选择的双重作用叠加所致。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分重要,“要GDP,更要幸福感”,经济迅猛增长并不一定代表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开展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大讨论一样,当前需要讨论并明确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孙伟  江三良 《软科学》2016,(7):19-23
在考虑到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运用SBM模型测算了2009~2013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创新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下政府投入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工业行业的创新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污染行业的创新效率远低于清洁行业。政府投入对环境规制下的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加研发前的政府投入能够显著地促进环境规制下的创新效率,研发后政府投入的作用较小;污染行业政府投入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由此可见,在环境规制强度日益趋严的背景下,采取政府主导的技术创新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