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协同创新的政策源起入手,以公共政策制定的渐进主义为分析视角,从经济、技术、制度等三个方面展开对中国协同创新政策方案可行性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引入美国合作研究中心政策,从资助模式、评价方法和建设规模三方面分析其借鉴意义,提出协同创新中心可采取小集体行为策略,并调整相关的运行机制、聘用机制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两课”教育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技术和学习型社会的挑战。许多高校的“两课”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因而未能受到学生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倡导“破五唯”的背景下,中国科研评价体系如何重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分阶段探索构建了卓越科研评价(ERA)。该评价体系的特征包括:引入科研社会互动与影响力评价机制、持续关注学科差异和非传统研究成果、进一步强调研究质量和代表作制度、评价结果与科研拨款逐步脱钩。中国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注重学术成果的应用价值,为不同学科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建立质量导向的评价体系,避免科研评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协同创新的政策源起入手,以公共政策制定的渐进主义为分析视角,从经济、技术、制度等三个方面展开对中国协同创新政策方案可行性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引入美国合作研究中心政策,从资助模式、评价方法和建设规模三方面分析其借鉴意义,提出协同创新中心可采取小集体行为策略,并调整相关的运行机制、聘用机制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5.
6.
按评估体系影响程度的强弱维度分为介入式和竞争式的学科评估体系,在此框架下分析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的学科评估体系做法及影响。基于国际比较分析,竞争型学科评估体系逐步成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学科评估体系与研究质量提升的关系并不确定。国际学科评估体系的影响启示我们,学科评估体系应更关注研究质量评估而不是聚焦数量;学科评估结果应谨慎与资源分配挂钩,避免产生一些隐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聚焦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关注产业界需求,增强工程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本文结合对毕业生、高校、产业三方的深度访谈探讨工科本科生“应然”的学习成果和“实然”效果,以及哪些教育活动具有高影响力。研究发现,工程教育的关键学习成果分为三个类属:工程横向技能、工程技术技能、个人发展和学习责任。基于对工程教育领域的高影响力教育实践的类型和关键要素的分析,建议高校把构建多主体协同的培养机制作为基本路径;重视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构建多维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美国研究理事会组织的博士点评估、英国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组织的科研评估、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的基本特征,并认为在实施我国一级学科的评估过程中,可借鉴美国、英国较为成熟的评估经验,进一步规范评估组织和过程,继续采用量化评估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评估指标的转变,评估内容应兼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评估结果慎重与政府拨款挂钩。  相似文献   
9.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研究队伍中最具创新活力的新生力量,代表着我国科学研究的未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创新思维活跃、专业基础扎实、教学任务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在自身科技创新发展中面临着国家项目资助体系不完善、缺乏自主研究经费等问题,建议通过完善项目资助体系、实施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加强科技创新指导、建立良性流动机制、营造创造环境等措施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高校科研与教学功能的起源追溯,阐述高校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及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分析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的可能性.调查了欧美国家高校科研为教学服务的主要政策与个案,并对政策及个案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高校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