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个旅行者,他周游列国,足迹遍天下。有人问他:什么是人类的通病?他答曰:好安逸、怕远游。"此话出自尼采《不合时宜的思考》。此前两年,尼采发表《悲剧的诞生》(1872)。但此书颇受冷遇,令他郁闷伤心:人到中年的他,将向何处去?又该怎样做人?人在此关头,一般会表现出"听天由命式的谦逊"。尼采自问:倘若人人迎合舆论,谁才能有真正自己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文化:从帝国到后殖民《文化与帝国主义》的主旨,一直是文化。萨义德说他无意提出"关于文化和帝国主义的完整理论"。但他希望二者关系"能从文本交织中显露出来,进而得到阐释批评"。可惜欧美学者多已变成文化牧师:他们"毫不在意小说中的殖民扩张,反而坚信自己在做重要的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1852年4月,一个密探向普鲁士当局写报告,描述他在伦敦看到的第恩街42号:"马克思在这个租金最低廉的街区租住了两间房,前一间是客房,后一间是卧室。家中一切破旧不堪。客房中有张餐桌,上面堆满手稿、书籍和报纸。当你走进他的家,烟和烟草味能呛出你的眼泪。这里只有一把三条腿的椅子。在另一把碰巧有四条腿的椅子上,孩子们正在吃饭。"(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1924年春,匈共中央委员卢卡奇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五大。此际,意共总书记葛兰西从莫斯科返回罗马,领导反法西斯斗争。德国犹太文人本雅明,碰巧也到意大利度假。在那风景如画的卡普里岛上,他埋头撰写《德国悲剧的诞生》。写到一半,他竟堕入情网。有专家称,这是他转向革命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导语】阿尔都塞著述的时代,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纷纷返回"早期马克思"的时代,他们试图将马克思从经济决定论和阶级革命理论的铁衣中拯救出来,还其早期人道主义的面目。但阿尔都塞认为此举是将马克思主义带离科学,重新投进意识形态之中,而科学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应该返回的是一个科学的马克思。阿尔都塞保卫的就是这样一个马克思,这成了他的著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韦伯化 1977年秋,西德企业界领袖施莱尔,突遭"红军派"绑架杀害.这一恐怖事件,推动哈氏转变立场,维护社会民主制.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1920年7月19日,胡适在北大新学年开学典礼上演讲,对北大因新文化运动而名声在外却实在拿不出多少学术方面的货色而感到担心。他说:"我以为我们现在哪里有什么文化,我们北京大学,不是人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吗?……我们大学里四百多个教职员,三千来个学生,共同办一个月刊,两年之久,只出了五本……《大学丛书》出了两年,到现在也只出了五大本。后来我们想,著书的人没有,勉强找几个翻译人,总该还有。所以我们上半年,弄了一个《世界丛书》,不想五个月的经验结果,各处寄来的稿子虽有一百多种,至今却只有一种真值得出版。像这样学术界大破产的现象,还有什么颜面讲文化运动。"胡适或许没有去考虑,文化是不能够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建设的,而北大一开始就区分新文化和旧文化,已偏离学术的正轨。五年后,一直低调内敛的清华开办了国学研究院,请来几位对运动不感兴趣且不分新旧中西有用无用之学的学者("清华四导师"),边研究,边传道授业,倒奇特地实现了北大的蔡校长当初曾期望于北大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办学理念。本期两篇文章,第一篇有关钱钟书的治学方法,虽于清华岁月着墨不多,亦可见当日清华之风貌。第二篇则有关北大处于新文化运动颠峰之时的一段很少为人所知的往事,亦可见北大当年之新旧之战。程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在于灵活的(而非机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历史状况,并结合新出现的理论洞见。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作出富有启发性的阐释。正如在哥白尼和弗洛依德之后大家都分别成了哥白尼主义者和弗洛依德主义者一样.在马克思之后大家都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们以他们的发现从此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社会或人性的角度。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可能的样板,同时,它也洞开了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更深广的阐释的可能性。自本期起.本刊将连载赵一凡先生勾勒西方马克思主义谱系的系列文章——“西马英雄传”。以飨读者。赵一凡,男。1950年出生,哈佛大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一凡先生博闻强识。涉猎甚广,思想史、文论研究以及文化批评方面著述颇丰;于西方新学。尤能穷其源流,考其脉络。并以独特之眼光。加以辨析和评判。我们应当记得一凡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自1992年起)在《读书》杂志上连栽的有关西方文论的札记——“哈佛读书记”(1996年,他将其中16篇蛄集出版,题名《欧美新学赏析》)。所谓“新学”,是指从尼采到福柯的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其中三大思想潮流分别为:现象学、结构/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三大潮流绵延百年.起伏跌宕,既彼此冲突,又交叉融会。共同呈现西方人文学术的跨学科变革趋势。虽忙于学术研究和授课.但当本刊约请一凡先生拨冗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谱系写些文章时。一凡先生慨然允诺,欣然命笔,为读者计,还搜罗到一些珍贵的相关图片。在此,本刊谨向一凡先生表示谢意。一凡先生的文体.涉笔成趣。于简约中见起伏跌宕、峰回路转。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和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正如望远镜之两端,既能辩其细微,又能揽其全局。“西马英雄传”共八篇,依次为:【1】卢卡奇:西马之起源;【2】葛兰西:西马之战略;【31】本雅明:西马之救赎;【4】阿多诺:西马之否定;【5】阿尔都塞:西马之重构;【6】西马在英国;[7]西马在美国;【8】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考虑到篇幅,每篇均按上、下篇连载。  相似文献   
9.
以漂白商品木浆为原料生产无碳复写原纸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废水,采用"气浮+水解酸化+SBR+过滤+沉淀"处理,使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水标准,实现造纸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后,倍加思亲。正巧《神州学人》来约稿,我就想借此机会,和远在海外的留美同学聊聊天,说上几句心里话,也算是了结我因无暇写信或发贺卡而欠下的人情债。 今年是我回国工作的第八个春节了。在北京过年,自然同在美国不一样。用北京人的话讲,今年真格儿是个“肥年”。首先,公教人员都长了工资。副教授、副研究员这一级能拿到近500元的月薪,享受国家津贴的博士导师已经有800至上千元收入。加上年终奖金,蛮可以过上一个丰足热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