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在逻辑学中,词项作为符号是进行逻辑分析和推演的基本单位,概念是对词项的意义的解释,外延是词项在当下概念所指向的对象的集合下的元素。词项从语法的角度强调它作为命题的一个成分,概念从语义的角度强调它的涵义,二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简单地用词项取代概念或是用概念取代词项都是不合适的,我们要做的是细心地区分出它们的不同涵义和适用范围,从而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专门 人才,教育部从 1995 年起就开展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并着力组织了“高等教育面向 21世纪课程教材”建设工作。我主编的《逻辑学教程》,是“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中惟一的一本逻辑学教科书。学界同仁对该教材的出版关心甚多,我们得到的多为鼓励与鞭策,这令我们十分欣慰。2002 年,这本教材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还将它纳入“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中的立项研究项目。教育部将它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于 2004 年…  相似文献   
4.
逻辑学不能只是"精神贵族"的游戏,更应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逻辑学的使命在于促进社会进步。逻辑学可以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品质、培养理性精神,对科学研究、民主法治与社会和谐都具有重大价值。当前我国逻辑学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以改造。为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逻辑学的地位与功能,在加强专业前沿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逻辑学的普及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推理实质上是认知信息的更新方式。从信息哲学的角度,可以为演绎、归纳与溯因等三种推理方式划定界限。除了可能世界语义学,使用邻域模型也可以为认知信息的更新构造模型。有两种更新方式:交集模型和子集模型。利用交集模型可以对演绎推理作出信息论的解释。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带强度的信念。子集模型可以对科学发现的过程作出解释,从而区分演绎、归纳和溯因。邻域语义学揭示的两种信息更新方式是不同的,这是信息更新的逻辑动态学方面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数据库,对我国1106名中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他们在道德意识、道德常识及道德行为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建设环境为重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我国对环境也日益重视,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但环境的法律法规执行堪忧,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其原因在于,广大公民环境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决策者的保护环境与建设环境的素质与能力亟待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都呼唤尽快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教育法》的内容及其实施涉及到广大公民和各行各业等方方面面,它是隶属于我国宪法的独立法律,并非教育法的子法。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组建,发展中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致力于特色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以命题逻辑公理系统P和模态逻辑公理系统K、T或D为支撑,建构了一个包含“教、学、教和学”三个系统的模态公理系统,试图去描述教学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现实性和理性、逻辑性和知识性,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教学世界的哲学意义和知识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顾我国的逻辑教学,1987年是逻辑教材建设的一条分界线。上 教材虽著述颇丰,但基本上没有触动传统逻辑的理论框架,此后的教材则围绕着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逻辑现代化的口号展开了讨论。实际上,要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除了编写高质量的大学逻辑教材外,还必须实现思想观念的三个变革,即由非系统观向系统观转变,由阶段发展观向跨越式发展观转变,由传统的人才观向新的人才观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