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骨骼肌是葡萄糖最主要的利用者,同时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贮藏部位(占糖原总量的70%)。本文介绍了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对葡萄糖利用及骨骼肌对葡萄糖利用的潜在机理。  相似文献   
2.
所有的生命过程都要依靠以某种能量方式不停地供应能量,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生命有机体在能量利用上已经进化到了这样一种方式,即用不断地进行磷酸化反应来维持其能量需要。要进行磷酸化反应必须有一种磷酸化试剂,这就是ATP—三磷酸腺苷。这一物质对于细胞内进行磷酸化反应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从葡萄糖分解的第一步反应变为6—磷酸葡萄糖来看。完成这一反应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 ①葡萄糖+磷酸→6—磷酸葡萄糖+水;②葡萄糖+ATP→6—磷酸葡萄糖  相似文献   
3.
运动量、过度训练及过度训练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多数运动员倾向于大运动量训练 ,因此 ,过度训练常在优秀运动员中发生。资料表明在运动量与提高成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的形态学上的变化,尤其是训练诱导的心脏和循环系统的适应,可以认为对提高血流量供给肌肉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和底物,加大代谢废物的清除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心肺系统Verzar于1912年首先提出超长时间肌肉运动可被氧气的利用所限制。随后,Hill及同事又提出,由于肺脏和循环的限制,可以制约机体把氧气供给肌细胞。氧气供给量的提高,可由心脏和循环系统形态和功能上的适应来实现。这样就可导致心脏功能、心输出量和外周供给量的节省化。然而,运动员心脏的大小及动力学特征却又直接与训练的质量和数量相关。耐力训…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与白细胞介素-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法,论述了白细胞介素-6与炎症反应的关系以及运动训练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变化的机制和意义,提出了用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来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无氧阈与耐力训练及其机制探讨武汉体育学院罗鹰翔,张孝斌一、无氧阈概述早在1964年,Wassermen和Melroy就介绍了“无氧阈”概念,同时也对测定气装中呼出气的肺气体交换方法作了详细解释。气体交换的测定可以检定代谢性酸中毒的拐点。后来,Wass...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改变显色剂的酸度,使超微量尿素氮直接比色法的精度,准确性和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10名青年男子皮艇队员(年龄16.5±1.27岁),经过九周无氧阈强度训练后,测定了他们的血乳酸积累的起点(VOBLA),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摄氧量利用率(%VO2max),血清心型乳酸脱氢酶同功酶(H—LDH),以及1000m划船成绩。与九周元氧阈强度训练前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性提高。本实验支持无氧阈强度训练可以提高有氧耐力成绩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骨骼肌内,嘌呤核苷酸循环有几个方面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这些包括嘌呤核苷酸成员对肌肉同工酶的识别,在骨骼肌内能量代谢中的生化作用,嘌呤核苷酸成分与收缩蛋白间的天然联系,以及动物和人的肌型与嘌呤核苷酸裂解酶作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女子皮艇队高原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国家女子皮艇队高原训练的实验研究,表明:(1)高原训练不能提高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反而使速度能力降低,但可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2)高原训练可使人体Hb、RBC明显升高,可有效地改善人体的造血功能和氧的运输能力;(3)初次上高原训练时,人体T、C均明显下降,机体消耗增大,并发生应激反应;再次上高原训练时,人体T无明显变化,C明显降低,从而使T/C值明显升高;(4)改变高原训练的强度并不能改变高原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