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篇
体育   1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大学生对体育教学及运动与健康认识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体育数理统计方法,时中日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运动与健康等问题的认识进行了比较,得出中日大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出我国体育教学中教书育人已取得明显收效。中还提出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时体育教学效果、运动与健康的认识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前言当前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是其人生的特殊期、迷惘期,同时又面临学业、就业等心理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等烦恼和困惑,因此容易角色错位,引发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休学、辍学、处事盲目、易怒粗暴、甚至轻生自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邓飞  邝郁  谭希颖 《体育学刊》2001,8(2):89-91
现行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着内容过多、限制过死、不符合实际等诸多弊端。在改革中应提高思想认识,实事求是,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或废除原有的术科课程设置模式,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观察与指导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指导,是为了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前言 我国高校体育课教学,多年来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乏对学生个性培养的问题,致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淡漠,体育意识淡簿,表现在学习中的主要现象就是厌学。厌学问题是多年来困绕体育课教学,阻碍学校体育总体目标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排球新规则的应用对接发球技术训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新规则的应用对排球技术的发展起了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比赛过程中防反系统的起球率,同时对接发球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发球区的扩大,增加了接发球的难度 新规则将原有的3米发球区扩大至9  相似文献   
7.
<正>前锋,根据身材和攻、守的特点及站位不同可分为小前锋和大前锋。小前锋不一定具有较大的体重和较高的身材,但灵活和速度快是其必备的条件;大前锋则具有较高的身高和较大的体重,是介于小前锋及中锋之间的角色,兼有两者的特点。据相关文献记载,优秀前锋的主要投篮动作是:突破投篮、  相似文献   
8.
课余体育作为体育课的延伸、补充和扩展,在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高校课余体育空间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体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课余体育实践中,有计划地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组织管理及裁判能力、创新能力进行了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余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作用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它主要…  相似文献   
9.
逆向思维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合理运用,对促进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动作技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逆向思维教学法是在遵守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用全新的视角对高校排球教学过程加以探索,希望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推动排球教学向着休闲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前言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如何改革大学体育课的教学,使之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体育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组织“准备活动”,不仅是教学工作方面的改革,而且也是教学思想上的改革。 1.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实施过程 1.1 研究对象:大连理工大学95级本科生,排球专项课5个班,共112人。 1.2 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在学生组织“准备活动”之前对112名学生做了一次调查。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