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国际社会基本形成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网络。这一网络主要包括全球性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国际中心)、地区性机构(如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及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研究机构。主要发达国家基本都有国家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如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4.
杯水车薪     
<正> 一家药铺开张了。一串串鞭炮闪着火光,劈里啪啦地响,淡灰色的硝烟漫过围观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以产业链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成都所具有的资源条件,结合该产业发展态势及需要资源,提出基于产业链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引资策略,力求使产业链理论有效地运用到招商引资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剩女”作为一个被社会热议的群体,一直以来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媒介报道中。媒介具有强大的信息环境创造力,它对于某个群体的报道直接影响着受众对该群体的印象。究竟是“剩女”这个群体本就具有媒介所呈现的特点,还是媒介在有意无意地传播着刻板化的“剩女”形象?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新京报》和上海《东方早报》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媒介在对“剩女”群体进行报道时是如何构建其形象的,从而探究大众媒介报道中对“剩女”群体的污名化倾向,并对媒介今后的报道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8.
负荆请罪     
鳖巍{黔些黝分瑟;舱燃戮劫l」姗汤li暴缨覆{薰霆瓤囊黝镶酬卖燮盛黝溯蒸默鳞羁l毛越黝一i嘿麟鳞轰或琴鬓蘸自,州~飞鲜又!羹纂巍蘸黝}嗨。以后我要处处避着廉将军。以免起了冲突啊!我连强大的秦国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将军呢!我之所以躲避是不想跟他闹。因为只有我们和睦相处、共  相似文献   
9.
粉碎“四人帮”之后,觉醒的青年们,曾经痛心疾首地喊出“还我青春”的口号。这个口号既是对林彪、“四人帮”误人青春的一种强烈控诉,也是对已经虚度的青春的一种深切惋惜。青春时期,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也是最短暂的阶段,稍纵即逝。本来就宝贵而易逝的青春,偏偏又叫林彪、“四人帮”制  相似文献   
10.
在船上,他一手握剑,一手捧书,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突然,一阵风浪打来,渡船急速地摇晃起来。从前,有一个书隹要乘渡船从长江南岸到北岸上。他赶紧划开水找剑,可是什么也没有看见。怎么办?书生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愁泌乙粼蒸黔蒸心镶二剐他取出小刀,在剑掉下的船帮!刻了一个记号,以便到对岸后好下水找剑。纂蒸联黔以巍)擎蒸明明刻了记号,为什么找不到剑呢,…斌蕊巍而船已经移动了,你又怎么能在这里协、姚’一又花)脚淤斗以47封找到剑呢,一’/~一}、如洲,彝撇摇鳝霓:薯馨肇襄睿爹毽晨疑鉴泞肠翔簧汽拼鬓{改刻舟求剑(成语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