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晓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bLFF水池动作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录像测量、摄影测量等方法对季晓鸥完成的bLFF水池动作,从速度、角度、动作时空分布、转体技术等方 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季晓鸥完成的bLFF水池动作在起跳、空中动作时空分布、转体动作技术等方面尚存在需 要改进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解析仪解析的随机误差做了实验研究,用坐标系平移法对速度误差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测点误差最大在0.057米,速度误差在1.32米/秒。用录像解析仪适合解析高速运动物体。  相似文献   
3.
bdFF动作是我国选手参加200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攻动作。本文通过对徐囡囡的多组bdFF动作的时空特征分析,发现徐囡囡的bdFF动作在起跳时膝关节力量发挥稍差,飞行高度不理想,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不十分充足;动作的第一空翻“dF”存在横轴翻转过度、纵轴转体不足的现象,这也是我国运动员在作bdFF动作时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提出建议,为动作的改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SAFMS -T全力测控测力平台 ,对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健将级运动员进行了不同落差的跳深全力测试实验 ,分析研究了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落地时下肢受竖向冲击力大小与落地缓冲方式有关方面的因素及落地稳定性的好坏与压力中心曲线形状之间的关系。得出下列结论 :跳深落地时人体受的竖向支反力与脚落地的缓冲方式有关 ,前脚掌先落地缓冲支反力第二峰值小 ,全脚掌先落地引起的第二峰值力大等结论 ,为训练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关节中心速度误差主要来自解析操作误差,来自解析中的关节中心移位,导致运动环节的长度变化。这个变化引起关节中心的速度分量与环节转动的运动学关系不协调。这种不协调要想解除,只能建立变形体力学模型,并使模型能反映解析操作误差,才能使环节运动协调。本文建立的平面运动可变形环节模型,经过推证和用实际解析数据检验,证明是能解出关节速度误差并给出速度误差判别公式及环节角速度公式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CYBEX6000等速测力仪,对53名(男30,女23)优秀速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值力矩、总功、平均功率及其屈/伸比值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双膝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总功随角速度递增而下降,平均率则升高;同一速度区屈伸肌群峰值力矩、总功及平均功率为伸肌大于屈肌;在不同速度区还伴有"优势交换"现象,低速区左侧伸肌显著大于右侧,高速区则以右侧伸肌增强为主.屈/伸肌比值随收缩速度增加略有提高,女子为46~68%,男子在56~76%之间.  相似文献   
7.
关于速滑运动员伸膝肌群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速度滑冰队14人和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速度滑冰队6人,用CYBE6000进行了膝伸屈肌群的等动向心多速度收缩区的实验;并从数据分析中得出4项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第八届冬季运动会,70米跳台滑雪比赛成绩优秀运动员3人和一般运动员2人进行了运动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分析把运动过程分起跳出台期、出后台快速调整期、后续飞行调整期和着陆调整期四个阶段。通过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一些改进训练的建议和理论分析,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髋膝关节伸屈肌群测力探讨相应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刘洪波、黄勇进行CYBEX6000膝髋关节屈伸肌群高速收缩分组实验,考察肌群的做功、平均功率、峰值力矩、峰值力矩所对关节角、耐力系数等有关肌肉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速度滑冰中伸膝肌群是最重要的、伸髋肌群是重要的做功肌群。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落地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落地稳定性做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落地稳定性的成功因素与着陆时的人体剩余动量矩、躯干倾角、着陆时足的加速度、屈膝屈髋速度等因素有关。其中以人体剩余动量矩、躯干倾角引起的克服剩余动量矩的重力矩为最大影响因素,屈膝屈髋速度为重要影响因素,快速的下蹲动作能有效地克服剩余人体动量矩。实测落地成功运动员的着陆人体运动学参数表明,躯干倾角比着陆坡面的垂线倾角小30°左右时落地成功;着陆后处于失稳边缘的运动员使用快速下蹲技术,能使运动员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