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巨中 《陕西教育》2000,(10):30-31
汉字从产生到发展,形体上已有很大变化,用造字时的概念显然已很抽象,因而很有必要提出一套新概念解决教学上的难点。本文旨在主要讨论象形、会意、形声、三种造字法,即主要为象形字判断确定一下新的  相似文献   
2.
用“三二原则”(即无变格的五律平仄律构成须是三平二仄或三仄二平、且尾部不能是三平或三仄 )及部分传统方法可简便地判断出近体诗的平仄律 ,并可分析出“一三五不论”和“二四六分明”的确切条件。讨论“二四六分明”也具有判断古代入声字转化为今平声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造纸法的渊源及蔡伦在造纸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少从战国起,中国人已从缫蚕茧丝过程中启示出漂絮造纸法,至西汉又扩大到漂麻絮的方法.东汉蔡伦发明了捣浆造纸法,使纸业走向社会化,捣浆法在中国造纸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以断定战国至西汉为漂絮造纸时期,而东汉至本世纪末为捣浆造纸时期.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等考据“纸”确实起源于至少战国时期的蚕茧缫丝业。西汉“纸”充其量是自然麻絮纸。然各类絮纸均无法代替简帛,只有东汉蔡伦的捣浆法才使纸业达到批量化、社会化的程度,是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