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正农业的现代化必定是以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理论的现代化为基础和前提。没有成功的农村大众传媒建设,各种先进的思想和前沿的科技就不能在封闭落后的农村广泛传播,当然也无法建成开放、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大众传媒发展现状覆盖率亟待提升。据不完全调查,近年来,各种涉农传媒在我国新农村的覆盖率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增  相似文献   
3.
冯修齐  段玉明 《收藏》2014,(7):42-49
佛门重地,佛、菩萨造像不仅是僧侣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也是历代工艺美术和创作者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宝光寺所珍藏的佛教造像时代上自南北朝,下至近现代。就材质而言可分为石刻、木刻、铜铸、玉雕等。现藏最早的当属南朝粱大同龙首铭文千佛造像石刻碑,距今约1500年历史。最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宝光寺在修建素餐厅时,在地下挖出的一通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施衣社华严三圣造像石刻碑,同时还出土了一件石雕菩萨头像。  相似文献   
4.
现代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是对特殊民事主体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的监督与保护.监护制度最早成文于《十二铜表法》,罗马法中的监护制度包括监护和保佐,他们都是针对自权人而设.  相似文献   
5.
北宋初年四川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中国农运史上首先提出"均贫富"口号的王小波,宋人又有将其称作"王小皤"、"王小博"者。作者经考证,认为此"小波"、"小皤"、"小博"均不是人名,而是氐羌系民族对巫师的称呼,"王小波"者,姓王的巫师也。  相似文献   
6.
中国祠庙的造像□段玉明中国祠庙造像与中国民间信仰的散漫不规一样,也是散漫不规的。这种散漫不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造像有无并不确定;第二,造像形制决不统一。佛教和道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偶像崇拜宗教。所以,在佛寺和道观里,造像是缺之不可的。即使是在呵佛骂祖...  相似文献   
7.
按照各种佛经的说法:释迦牟尼在跋伽仙人苦行林中悟道成佛以后,首先在鹿野园中为忄乔陈如等五人说法,使五人心悦诚服,皈依佛门.至此,佛教所谓的“三宝”俱足,佛教正式形成.所谓“三宝”:佛宝是指释迦牟尼本身,代表着佛教的膜拜对象;法宝是指佛教教义,表现为形而上的理论体系;僧宝是指弘扬佛教教义的僧众,它是不同于一般信众的稳定的专职集团.“三宝”之间的关系相辅相存,缺一不可:是佛发现了法并且说法,因而有了佛教教理,故法是依存于佛的;但同时,又是藉着发现法、体悟法而才有所谓的佛,离开法也就无佛可言了,故佛又需以法为本质;僧为佛的代表、法的传承,离开佛、法,僧不可能单独存在.由此可以看出,佛教自一创立,膜拜对象、理论体系与僧侣集团就是其存在、发展的三大支  相似文献   
8.
亡国之痛的记忆——“精卫填海”神话母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卫填海"神话讲述一个名叫女娃的"帝女"不幸溺于东海、魂化精卫衔物填海的故事."精卫"为"金乌"的同音异注."精卫填海"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太阳沉没的神话,其背后铭记的是商代覆灭的历史事件,并欲藉此激发一种活的复国情绪.由于商人的流散,此一神话逐渐与其固有的"集体"脱离,其底蕴亦随之被人遗忘,最终演变成了一只怪鸟的故事.两晋以后,精卫填海神话获得新的意义转换,逐渐被打造成了某种文化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