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情表》的最后两句话耐人寻味:"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上表之时,李密"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是发自真心的,也是符合实际的。那么,"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也是出自真心的么?我觉得,"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只能理解为威逼之下生出的"假情词"。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代有"护名节,胜功名"之说。当新政权出现时,名士的"名节"是个大问题。对于晋武帝的征召,李密内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参考》2014,(22):F0003-F0003
正浙江省宁波市姜山镇实验中学位于风景如画的宁波瑾州区。学校占地面积65102.0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1340余名,教职工100名,其中高级教师18名,区级以上教坛新秀30余名。学校秉持"用真诚和真知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遵循"质量立校、课改兴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思路,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先后荣获省足球、田径特色学校,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示范性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应用题是一大难点.而用列表法把题中的数量关系理清楚,便可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问题即迎刃而解.一、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问题例1某商店选用A、B两种价格分别是每千克28元和每千克20元的糖果混合成杂拌糖果后出售.为使这种杂拌糖果的售价是每  相似文献   
4.
在太平洋上有A、B两个相邻的小岛.A岛上的居民都是诚实的人,B岛上的居民都是骗子.当你问一个问题时,A岛的居民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而B岛的居民给你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一天,一个旅游者独自登上了两岛中的某个岛.他分辨不清这个岛是A岛还是B岛,只知道这个岛上的人既有本岛的居民又有另一岛的来客.他想问岛上的人"这是A岛还是B岛?"却又无法判断被问者的答案是否正确.你能猜出旅游者所问的问题吗?聪明的旅游者的问话是:"你是这个岛的居民吗?"如果对方回答"是",那么这个岛一定是A岛;如果对方回答"不是",那么这个岛一定是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商不变规律"教学师:口算100÷20=?生:5。师:在100÷20=5中,100、20、5分别是什么?生:100是被除数,20是除数,5是商。师:如果把它们分别填在下面表格里,怎么填?生:"被除数"下面填100,"除数"下面填20,"除法算式"下面填100÷20,"商"下面填5。师:如果老师把被除数100乘2,除数20也乘2,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并算出商吗?生:除法算式是200÷40,商还是5。(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填写表格)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惩罚的方式,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经常运用哪些手段,而且要反思其成效如何,包括对哪些学生有效,对哪些学生无效。有些方式可能对多数人都奏效,如暂时隔离,但也有例外,而有的方式可能只对个别人适用。  相似文献   
7.
上/下表时结构参照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下表时结构是汉语表达时间观念的一种常见形式。上/下表时结构有两种不同形式,依照上/下空间关系所选择的共点参照和互为参照,上/下表时结构具有同样的参照形式,两种上/下表时结构在参照时上的不同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在表义形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8.
隔膜     
在一群操着一口纯正的老家方言的老老少少当中,夹着一个只会说普通话的我.他们不知道我心目中他们的形象,一如我无法知晓我在他们眼中的形象——我们在彼此心目中几乎完全就是陌生人. 不知从何时起,我回老家已经不再有愉快的感觉了.这次回去更是如此. 清晨,我们就早早起身收拾东西乘车赶回老家.坐在车上,我的双眼渐渐摆脱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再一次看到了被绿色铺满的农田.我长长地舒了口气.但这种被满眼绿意催发的愉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9.
<正>文章是语言的艺术,是艺术美;没有艺术美,就谈不上文章的思想美。学生要写出好的作品——"美文",就要努力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基本功的训练。如果一篇作文的语言不美,平淡无奇,词不达意,句不通顺,又如何谈得上表意明确、中  相似文献   
10.
正多次测量在物理规律的探究实验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而多次测量的目的确因不同实验而不同。在需要测出某个物理量的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比如用刻度尺测量书本的长度;在需要得出规律的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排除错误和偶然性,得出科学的普遍性的结论,比如探究电路中电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