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43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51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7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全国高考结束,全国卷历史学科试题难度如常,继续是采用了"新材料、新情境"的视角。其中,全国卷Ⅲ中的一道选择题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原题如下:(2020·全国卷Ⅲ·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相似文献   
2.
东汉初期宫廷文学之观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武十二年刘秀灭公孙述,削平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到和帝永元初约六十年间,为东汉一朝承平时期。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主要人物,是以班固、崔驷、傅毅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本文拟结合其活动环境,对这一文人群体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进行考察,希望藉此揭示这一时段的文学风貌,并界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宫廷文学与文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就文人活动环境及大部分作品的创作背景而言,东汉初期文学主要是宫廷文学。这一判断基于如下事实:首先,文人的主要作品多在宫中所作,或为献呈皇帝而作并因此成名。如班固于永平中除兰台令史,迁…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4.
关于魏晋南北朝士人的生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生活状况突出地表现在庄园生活上。在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演进中,士人的理想生活也经历了一个大变迁,由数以百千顷的大庄园演化为十顷左右的小庄园,从诸葛亮的薄田十五顷至颜之推的良田十顷,反映出了中等士人生活的稳定性。在这里,它保持着庄园生活精神,在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从事学术活动,推行封建德政,从而实现士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教育目标、评价体系、培养个性、学习方式、课程设计维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实施、改革的内容和范围等方面的不同 ,来表明新课标的科学性、时代性、国际性、基础性、选择性等特点 ,从而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使我们顺利地将这次新世纪的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6.
隐性课程(hidden cuniculum)(或译潜在课程、隐蔽课程等)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由杰克逊(Jackson,P.W.)在1968年《班级生活》(或译《课堂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最早提出。由于它加深了人们对课程的理解而成为当代课程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7.
一杯咖啡     
他走到一家咖啡馆门前,刚进得门儿,一股劣质葡萄酒的难闻气味扑鼻而来。  相似文献   
8.
9.
10.
我的一个朋友安业经营房地产,资产逾百万。2006年,他决定资助一些贫困学生。最后联系到了在山东省经济较落后的L县任教的大学同学魏新。在魏新的帮助之下,10名学生开始受助。今年“五一”,安业决定和我一起到L县对我们资助的学生进行一次实地探访。在魏新和受援学校贺校长陪同下,我们到L县的农村对受助学生进行了家访。在走访了部分家庭之后,安业和我都产生了这样一个感觉:我们资助的一部分学生并不属于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资助对象与我们的初始要求不符。我们向陪同的贺校长提出了异议。贺校长在短暂的犹豫之后,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