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4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制定不切实际的规定,造成那么多加强员花90元买下内容无法兑现的IC信息管理卡,害苦了众多加强员,在事实面前,应该从如何实际出发,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妥善解决呢?[编按]  相似文献   
2.
廖穆赓 《收藏》2006,(3):124-124
“红军股票” 1934年1月23日,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作了《我们的经济政策》的报告,他指出,在苏区要集中一切社会力量和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以保障供给。这是对敌作战的需要。提出“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为了给革命战争和发展生产募集资金,苏区中央政府鼓励中国工农红军参资入股。同年3月,存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消费合作社”,负责并规范各地“红军股票”的发行和发放工作。这次发行的“红军股票”为记名式,股东为红军战上。  相似文献   
3.
浙江挺进师背景 1931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时中国的侵略。但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强烈呼声.坚持对日妥协,对内扩大内战。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1934年6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将寻淮洲领导的红七军团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调动和牵制敌人,沿途开展广泛的抗日宣传。11月.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组成红十军团.对外仍称北上抗日先遣队。1935年1月,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遭强敌围攻后失败。余部在粟裕、刘英率领下突围。党中央电令。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深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同时,任命粟裕为挺进师师长,刘英为政委。同年3月,挺进师入浙.汇合闽浙边革命力量。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改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挺进师。1938年编入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至此,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完成了党赋予的历史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人物背景:邓福坦(1922—),福建省福鼎县人,1936年参加红军,被编入红小兵班,随红军挺进师转战浙江。1947年任青景丽第二县队队长,建国后曾任温州建材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我是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从政治上说,在1933年到1934年间,闽东红军就常常来到我家,那时候我们就接触到了革命。到了1935年,刘英同志和粟裕同志就带着红军挺进师过来了,那时候他们在浙江泰顺打仗,打伤的同志就送到我家来治疗。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对红军有了进一步的感情,也懂得了更多革命的知识。1936年10月13号,在福鼎,刘英和粟裕消灭了国民党一个加强连,虽然…  相似文献   
5.
“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出名堂来。”这是武警南昌市支队报道员谢正侠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一信条,他在新闻路上绝处逢生、开花结果。1996年,谢正侠带着对绿色的憧憬圆了孩提时的橄榄梦。新兵生活的苦与乐、酸与甜激起了他强烈的写作欲望。于是,他悄悄拿起笔,将警营多姿多彩的生活“编织”起来,投向报社。一篇、二篇、几十篇……泥牛入海、杳无音讯。面对“屡投屡败”,他开始心灰意冷,感觉自己理想比天高,命却比纸薄,感觉笔杆子比枪杆子“沉”。苦闷、烦恼、忧郁中,政委王金根得知谢正侠因不能发表稿件而情绪低落时,特意为他送来《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6.
郭慧 《新闻传播》2006,(11):8-9,16
1934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万里长征,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像一块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战史专家和艺术家。探究长征胜利的原因,人们最常说起的就是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才能、各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为一体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7.
山民 《湖北档案》2006,(10):4-4
2006年10月13日,老红军战士吴瑞山同志应邀,为本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刊题写了“红军长征与湖北”。昊瑞山同志生于1913年,安徽省六安市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编按]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史实,河北电台新闻频率推出了十集系列专题《辉煌的历程》。其中第六期的主题是有关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笔者有幸担负了这期节目的采写任务,并于今年9月12日,踏上了采访征途,循着红军当年的足迹,翻越万丈二郎山,来到泸定县城,亲身感受了“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万里长”的蜀道艰难,亲眼目睹了“大渡河水浪滔天,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湍急奔涌,深刻理解了“天险泸定桥,英雄铸丰碑”的艰难壮伟,从而也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农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不但要与地面上围追堵截的敌军作殊死拼杀,而且还要与空中骚扰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在战斗中先后击落过多架敌机,其中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是5架。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课题(大屏幕出示毛泽东像)师:同学们认识这画面上的人吗?师:他就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历史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在艰苦的战争岁月,是他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创下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伟人,来学习毛泽东同志写的有关长征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