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辉 《中国钓鱼》2006,(3):31-31
钓到嘎鱼(黄颡)以后,它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会立刻立起它那胸背部上的三根硬而且有毒的刺,并且紧闭坚硬的鱼唇,十分不好摘钩。  相似文献   
2.
冤枉     
正《青铜葵花》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让我难忘的情节:青铜捕捉到了一只野鸭,吃掉后,嘎鱼跑到青铜家,诬陷青铜偷了他们家一只鸭,于是他们在青铜家闹了半天,青铜的家人非常生气,这也让青铜遭到羞辱。自尊心很强的青铜花了很大的工夫,终于找到了那只跑到别人家窝棚睡觉的鸭子,这才洗脱了罪名。那天,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心中真不是滋味,不仅为书中的青铜,更因  相似文献   
3.
正乡下孩子青铜与城里孩子葵花本来并不认识,可是,上天安排他们做了兄妹。这是《青铜葵花》的巧妙构思。《青铜葵花》这本书中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奶奶都病倒了还想着为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青铜一家虽然一贫如洗,但是他们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葵花上学……每一个故事自成一体,又紧紧相联。青铜为了葵花,逮野鸭煨汤,遭嘎鱼家诬陷;青铜在芦荡中与妹妹走失,  相似文献   
4.
费县(刘庄)方言单字调的实验调值为阴平调低平升[224],阳平调高弯降[552],上声调高升[45],去声调低凹[423],其声调格局体现了高调与低调搭配,升调、降调和曲折调不同调形在空间中均匀分布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费县(刘庄)方言声调的实验调值与传统调值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而时长与调形之间有显著的对应关系.费县(刘庄)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声调现象——作为低调伴随特征的嘎裂声和僵声以及羡余成分.  相似文献   
5.
"我是不可能离开这个湖的。我死后就埋在那里。"老吴指着山坡上的土堆说。我与老吴的初次相识,是在去年的夏天。那是我第一次来支嘎阿鲁湖钓鱼。支嘎阿鲁湖原名水西湖(又名洪家渡水库),水域面积达80平方千米,被称为贵州第一湖。"支嘎阿鲁"这个拗口的称呼,据说是彝族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位神话传奇英雄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赣州城区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是一个被客家话包围的方言孤岛区。赣州城区人尤其是老一辈人,经常使用以"嘎"开头的句子,如"嘎怎么办哦?"。本文从语义、语用和语法的角度,探析"嘎"在赣州城区方言中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7.
陇南白马人擅长歌唱,他们生活处处有歌声,在其民间故事文本《阿尼嘎萨》中占相当比例的"歌诗(徒诗)"记录了他们的这种歌唱文化,这些"歌诗"对陇南白马人的歌唱的民俗研究很有借鉴价值。从"歌诗"的形式、内容及价值特点几方面对陇南白马人的歌唱文化做以探究,以期与白马民俗文化研究方的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8.
湖南零陵话中存在着特殊的动态助词"嘎"、"起"、"倒"。"嘎"主要是用来表示某一动作的完成或某一状态的形成,以及表示某种结果的出现或即将出现,我们将他们分别称为"嘎1"、"嘎2"、"嘎3";"起"用来表示动作的开始,动作完成并出现某种结果,或表示某一动作的持续及某一状态的持续。在这里我们将其分为"起1"、"起2"、"起3"、"起4";"倒"表示某一动作的持续或是某一状态的持续,我们将其分别称为"倒1"和"倒2"。它们三者之间以及与普通话之间都存在许多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基于格尔兹“意义”的相关逻辑,秉承人类学的“阐释”本质,对彝族史诗《支嘎阿鲁王》作一种更加宽泛的略带哲学思辨的文化探讨。其中涉及“阐释”的人类学前提,《支嘎阿鲁王》的神话片段和逻辑,以及《支嘎阿鲁王》二元文化隐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拦路是侗族最高的迎宾礼节,最隆重的迎宾仪式。侗族拦路歌反映了侗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侗族人民幽默风趣的精神面貌,它与侗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研究侗民族的婚恋关系、社会结构、精神生活的宝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侗族不同地区拦路歌的情况各不相同,贵州从江龙图的侗族拦路歌独具特色,它是大型的多声部合唱组曲,由噢嗨顶、八错、嘎必又、嘎务、嘎奈五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