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津钓友李先生来信说:他钓罗非鱼,在抓鱼摘钩时手被扎出血,很痛。他想知道在能钓的淡水鱼中,有哪些会咬人扎手。以后垂钓时免不了会遇到它们,如果真的遇上了应如何处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鲈形目鱼类乌鳢的性腺进行了H-Y抗原的检测。结果表明,乌鳢雄性个体对H-Y抗体的吸收水平显著高于雌性个体的吸收水平。故认为,在乌鳢这类高位类鱼中,H-Y抗原可能只与异配性别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黑鱼趣事     
聂占起 《垂钓》2007,7(9):60-60
这里所说的黑鱼是乌鳢鱼,也叫黑鱼棒子,还有的地方称生鱼、财鱼、乌棒、蛇头鱼、草鳢等。它生活在淡水中,有别于大连朋友常说的黑鱼(黑鳕)。提起黑鱼,便想起那些和黑鱼有关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秋钓乌鳢     
谷龙先 《中国钓鱼》2005,(11):26-26
乌鳢鱼是肉食鱼类,平时喜欢晒太阳,经常浮出水面,但很少吞钩。一旦过了立秋,由于是它发育时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于是吞食如虎,所以在立秋后钓乌鳢十分好钓。  相似文献   
5.
6.
乌鳢脑及脑神经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脑和脑神经的形态描述,并与鲤科(Cyprinidae)、Wei科(Bagridae)、鲈科(Percidae)种类的脑和脑神经作了比较,提出了乌鳢脑和脑神经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乌鳢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全序列。方法:以乌鳢的肌肉组织为材料,采用苯酚-氯仿法提取乌鳢DNA,然后将乌鳢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其序列测定。结果:乌鳢线粒体细胞色素b全序列长度为1141 bp,编码蛋白含380个氨基酸残基。其T、C、A、G分别为26.0%,35.0%,24.1%和14.9%。A+T含量50.1%,高于G+C含量(49.9%)。结论:乌鳢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序列的碱基组成与含量与其他鱼类相似。  相似文献   
8.
金秋钓乌鳢     
谷龙先 《中国钓鱼》2000,(11):18-18
金秋,北风送爽,是钓乌鳢的黄金季节。因为温度开始下降,而乌鳢喜温,身子要多晒晒太阳,以增加体温,所以,绝大部分浮出水面;它又将进入冬眠,要增加体内营养过冬,所以,它要积极觅食,以增强体质。因此,它贪晒如痴,贪食如虎。秋钓,看得见,钓得着。  相似文献   
9.
还没有哪一种入侵物种像乌鳢(又名乌鱼、黑鱼)那样以其气势使人畏惧。乌鳢是有利齿的食肉性鱼类,头部有鳞片,与其他鱼类截然不同的是它能够直接呼吸空气。号称是“地狱鱼(Frankenfish)”的乌鳢产自东亚水域,2002年在马里兰州的一个水塘中被发现。野生动物官员们担心暴雨会把乌鳢冲入附近的小帕图森河(Little Patuxent River),从而可能极大地危害本地鱼种和开放的生态系统,于是就向水塘中投放毒药,试图杀死那里约1300条乌鳢。  相似文献   
10.
溪流甩鳖鲦     
我工作在美丽的青天河风景区下游几公里的月山车站,这里有青天河水库分流下来的许多灌溉渠和山溪.其中多有鲫、鲤、鲢、乌鳢等鱼种,但最多最好钓的还是游嬉于水面的餐鲦鱼.青天河风景区有北方“小三峡”之美誉,所产鳖鲦个大体肥、肉厚味美,成鱼体长可达20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