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丽萍  周迎红 《职业圈》2007,(23):178-179
21世纪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也是教育公平化、民主化、人性化得到充足发展的世纪.在21世纪,教师与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而不是所谓的尊卑关系与从属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独立的、和谐的.  相似文献   
2.
以《论语》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孔子对话式教学的实施条件,包括三个方面,即建立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具有高超的对话技巧。通过分析,启示现代教师要树立对话式教学的新理念,爱生、平等待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施教;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培养教书育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侗戏《珠郎娘美》中,年轻人恋爱自由、人们互助互爱、阶级之间享有平等的权利、长幼之间不拘礼,这反映出古代侗族社会奉行自由平等的相处原则。民族发展历史、自然经济形态、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使侗族社会自发形成了这一意识,有别于当今的道德自觉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转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平等、互助的互爱型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在一些教师头脑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有的教师在自己做学生时就形成了师命不可违的观念,现在做了教师,也把自己放在绝对至尊至严的位置上,要求学生时时刻刻对自己恭恭敬敬,认为自己总比学生高明,久而久之,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教师尊重学生不但使学生需要尊重、理解、关怀、信任的心理得到满足,而且使学生从教师这里学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帮助人、信任人的品质,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  相似文献   
5.
教育界有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蹲下来"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即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同时也让学生平视.新课程下的师生应该是互尊互爱的朋友,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平等对话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是创新教育的基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传统的"尊师爱生"关系的局限性 首先,"尊师爱生"把教师的角色理想化、主观化了.师生中的师确立为被"尊",而生必须"从",将师与生置于尊与从的不平等地位.其实,教师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社会角色,是由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人承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刘薇 《教育艺术》2002,(6):43-43
古往今来 ,尊师爱生一直是人们倡导的一条行为准则 ,以至能否尊师已成为评判一个学生操行的重要依据 ;能否爱生已成为竞选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如今 ,时代的车轮已辗过21世纪的门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迫在眉睫 ,使尊师爱生这一传统的师生关系 ,日渐显现出其历史局限性。首先 ,“尊师爱生”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 ,确立了一方被“尊”、一方须“从”的不平等地位。这种“尊” ,把教师推向“神坛” ,成为真理的化身 ,甚至把传播真理的载体教师与真理之间划上等号。教师的所说所做…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春天就是要追求平等,尊重,博学,幽默,智慧,等待……  相似文献   
9.
班级亲和力是班级成员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通过情感交互达成和谐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具有稳定性和集体倾向的动力。其显著特征是成员间亲切友善、和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环境下大学师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平  罗晖 《科技广场》2007,(12):164-165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构建和谐、民主、平等、健康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