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7537篇
科学研究   900篇
各国文化   191篇
体育   996篇
综合类   306篇
文化理论   142篇
信息传播   18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809篇
  2013年   1980篇
  2012年   2290篇
  2011年   2690篇
  2010年   2066篇
  2009年   1910篇
  2008年   2441篇
  2007年   1380篇
  2006年   966篇
  2005年   776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志报国     
这年(1959年)10月底,毛主席在同周总理、聂荣臻还有罗瑞卿等人研究发展尖端武器的时候,就发出了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就是这句话,坚定了我和我的同志们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我原来的志愿是学医,想当一名好医生,遵从我父母的意愿——治病救人。我小学毕业的时候,遇上"七七事变"爆发,沿海城市的学校大多被迫停办。为了求得一个比较能够安下心来读书的地方,我和我的同学们不顾交通的困难,徒步走了四天的山路,脚都起了水疱。  相似文献   
2.
王兵魁 《武当》2003,(6):10-11
青虚派武功源于道家,归宗武当,系内家拳之一种。本派拳法,拳式优美,动作严谨,阴阳互变,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拳功并举。内执丹道,外显金锋。行之于内,养性健体延年,功夫精深者可达“形神俱妙,元真飞举”之上乘境界;施之于外,惩恶扬善,防身御敌,具有  相似文献   
3.
蒋华 《湖北档案》2003,(1):93-95
郑萍如,浙江兰溪人.她的父亲名叫郑钺,清末留学日本,在上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宋教仁等奔走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娶了个日本太太,育有两男一女,女孩就是郑萍如.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12日清晨,黄浦区邮协组织的一支队伍,踏上上海青浦这块古老的土地。 沿着朱家角古镇放生桥的历史古迹,寻着上海早期邮政--大清邮局原址,观赏了上海五大古园林之一的青浦曲水园,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纪念馆,在"东方绿舟"上尽情地游乐欢唱。 这就是黄浦区集邮协会2003年青少年集邮夏令  相似文献   
5.
杜子宇 《武当》2003,(6):15-16
圆 太极阴阳一圆中。此圆乃浑然一球。故谓太极球。唯球,才最完整地描绘了多维宇宙真体的总轮廓,真场形,万物就生活在此场中,自然中。宇宙如球,就是它的亿万宠儿——日月星辰之天体也如球,故曰“星球”。这无数星球及其群体都在宇宙大场的统驭下圆转运动,并且相互作用。星球自转为滚,公转为绕,是滚是绕,各依其心,而且向  相似文献   
6.
鸳鸯蝴蝶派与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地为鸳鸯蝴蝶派提供了丰富的作家资源,这个作家群体的形成是吴地教育发达、人文荟萃的文化传统的结晶,体现了吴文化尚文重教的文化性格.鸳鸯蝴蝶派所选择的民间文化立场,与吴地文人墨客积淀下来的隐士、逍遥哲学有着渊源关系,是隐逸文化传统的延续,在本世纪初则演变为闲适文化.作为闲适文化的表征,鸳鸯蝴蝶派的文学特征是传奇、言情、画风俗,深受宋元明以来兴盛于吴地的话本、拟话本小说的影响,特别受到《三言》的影响,鸳鸯蝴蝶派的传奇作品,往往蕴含着吴文化的内涵,特别是对一些奇人的刻画,能够表现吴人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慨叹生命的短暂,忧叹岁月的流逝,这是哲人骚客常有的情怀。庄子生死齐一可谓达观,但仍有“人生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的感慨。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孔子,也曾对时光的流逝不返有过深沉的叹惋:“子在川上日:逝如斯夫,不舍昼夜。”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也感叹道:“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流光如水、人生苦短的怅惘是人类生命意识觉醒时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大数学冢刁潘都:“过路人,这里埋葬着刁潘都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他的一生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的面颊上长了细细的胡须。如此,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获得了第一个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自从儿子死后,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的生涯。”后人们在计算数学家的年龄时也会为他至死不灭的数学精神所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9.
杨志英 《精武》2004,(7):26-27
当前,太极拳不仅在中国发展迅速,还风靡世界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然而,多数研习者对太极拳的称谓不一,甚是迷惑。某“式”、某“氏”,众说纷纭,究竟哪一个最贴切呢?让我们沿着太极拳发展历史这一脉络去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0.
提起奥多姆,你首先会想到什么?不三不四的位置和打法,沉浮跌宕的人生,还有飘忽不定的性格?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摇摆人这个称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