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分清文本要素,提取中心传统论述文的构成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如果在文本解读中关注要素,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论述类的传统议论文"江苏卷《谈静》"为例。1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2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3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4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  相似文献   
2.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动人故事。全文只有77个字,但背后却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如何让学生透过文言文的深层解读和情境体验,使学生真切感受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在课堂实践中。我感受到“对比”是破解《伯牙绝弦》情感密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这里有一个流传至今、感人肺腑的故事。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春秋时期楚国著名音乐家俞伯牙在晋国做官,有一年,他因公务顺江而下来到龟山脚下的汉阳江口,因天色已晚,只好将船停在岸边。吃完晚饭后俞伯牙习惯性地从琴囊中拿出七弦琴,调好琴弦弹了起来。这时,周围万籁俱静,他弹奏的琴声传得很远。伯牙正如痴如醉地弹着,忽然听到岸边的树丛中有响动,马上派手下人去查明情况,原来是一位打柴的樵夫在偷听。伯牙好奇地问:“这么晚了,你为什么不回家,却躲在这里偷听我弹琴?”樵夫诚恳地说:“我打完柴回家路过此处,听到七弦琴声,不知不觉便顺着琴声来到这里。”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 教学目标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省色根据注释和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学会围绕重点词句学习古文。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相似文献   
5.
胡应强 《贵州教育》2011,(23):37-38
案例背景 作为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会得到很多意外的收获:可能是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可能是一句平常的导入语;也可能是深入简出的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细小的点滴,都是我们教学案例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6.
课堂连连看     
《快乐作文(低年级版)》2015,(Z3):6-7,10,11,14,15,18,19,22,23,26,27,45,51,59,88,96
素材小卡片一关于友情的故事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友谊的象征。“伯牙绝弦”讲述的是知音难求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听出他的心意。后因称知己为“知音”。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再鼓琴了。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录一、复习巩固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再读读课文,用心感受一下它的节奏。(生自读课文)(师课件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这句能读好吗?(一生读)师:你读得很通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师范读)理解了意  相似文献   
8.
醉在古乐中     
假日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岳麓书院游玩。走进书院,一阵香气扑面而来,我环顾四周,原来是满院的荷花散发出的。那一朵朵洁白的花朵静静绽放,清雅怡人。紧接着,一座石桥映入眼帘,漫步在桥上,看着那些坐在树下读书的人,仿佛自己也穿越回古代,成为了书院里的学生。一阵阵乐声从远处传来,悠远而空灵,那乐声好像带有魔力,使我原本躁动的心逐渐安静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①。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②。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③。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④?"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相似文献   
10.
好课是有韵味的!2014年11月16日下午,"千课万人"教学观摩活动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来自全国的数千位老师共享盛会。一、整合之味——弹着钢琴教语文课程整合是课堂教学的新变局,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早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从整体上设置九年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