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6月9日-13日应何梁何利基金总部和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朱丽兰同志率团一行13人,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2004年何梁何利基金信托会议和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纪念何梁何利基金成立10周年学术会议。奖励办主任陈传宏和社会奖励与咨询服务处处长邓大为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上述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记者涂兴佩)3月16日,"宋健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中国工程院学术报告厅召开。会上,国际编号为"210210"的小行星正式被命名为"宋健星"。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何梁何利基金会信托委员会主席朱丽兰,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宋健等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3.
寄语     
築牢知識根基學會獨立思考修煉健康人格實現生命價值李玉李玉院士李玉,1944年出生,山东济南人,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国际药用菌学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菌物科学及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科研项目8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励9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曾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颁奖大会上代表获奖科学家发言中,薛其坤透露,他每天过着“7—11”的生活,即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持续地工作,并坚持了20多年。  相似文献   
5.
正20年前,也就是1994年3月30日,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梁銶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国伟博士之伟伦基金有限公司捐款成立何梁何利基金。如今,这些捐资创立者已相继去世,但他们创立的社会奖励事业却已在中国大陆开枝散叶,欣欣向荣。20年间,何梁何利基金秉承"促进祖国科学技术发展,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技工作者"的宗旨,奖励了大量科技人员、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从设立之初,20年间,何梁何利基金以严谨的管  相似文献   
6.
正20年前的春天,满怀着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崇高情怀,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依据香港普通法,创立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香港慈善基金——何梁何利基金。四位捐款人郑重宣布,这个基金只用于奖励为祖国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项创举、义举和善举开了社会力量设立奖励基金重奖祖国优秀科技人才的先河。1994年5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何梁何利基金成立发布仪式"。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向捐款人赠送了他挥毫题写的"松风鹤  相似文献   
7.
正在5月5日召开的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奖代表座谈会上,一项重要议程便是由20年来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的科学家代表回顾获奖以来的科研成果并为何梁何利基金及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对于这次直面国家领导人汇报并建言的机会,与会科学家倍感珍惜。席间,气氛热烈,许多工作及建议赢得了国家领导人及与会嘉宾的反响。本刊截取了部分科学家代表的发言,在这些"科技好声音"中与读者共飨这场科技盛筵。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工》2008,(2):30-31
2006年11月15日,第13届何梁何利基金2006年度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为我国在上世纪基本消灭麻风病作出杰出贡献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李桓英研究员上台领奖时。全场掌声雷动。 了解李桓英事迹的人都知道,已入耄耋之年的她,在麻风病患者的心中有着神一般的地位,不仅仅因为她精湛的医术,还因为她对庶风病人那份厚重而深刻的爱!  相似文献   
9.
国内速递     
《发明与创新》2015,(4):7-8
<正>中科院、科技部将联合实施系列科普计划中科院、科技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科院和科技部将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促进中科院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科普设施、科普产品、科普人才。推进"‘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使中科院丰富的科普资源服务于面向公众的科学教育。建设科普工作国家队,引领我国科普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纪念何梁何利基金成立20周年1994年3月30日,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满怀着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崇高情怀,依据香港普通法创立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香港慈善基金——何梁何利基金。20年来,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评选委员会委员和专业评委的共同努力下,何梁何利基金已经成为在国内国际具有良好声誉和广泛影响的科技大奖,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