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陶集的注本也是层出不穷。就元明清而言,陶集的注本就有20多种,以见此期陶集传播之广与陶集接受之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全面大规模的正面接触从明末开始,到18世纪跌入低谷。不过,要追溯其最近的源头,至少应该追溯到元代。本文就元明清时期中西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自唐代之后,我国封建政府一直实行历法官府专有出版的政策。元明清时期的书籍版权保护继承宋代,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没有超越宋代。元明清时期盗版活动猖獗,在明代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在书坊主和盗版者之间自发的矛盾斗争中,作者的版权权益几乎被忽视。我国古代的版权保护,大都是对出版权(属于版权邻接权范畴)的保护。无论是从政治环境,还是从人文传统上来说,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都缺乏全国性版权成文法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元明清三代是古代云南高原水利开发的重要时期,在官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云南高原的水利技术不断进步,水利工程遍布云南高原的平坝和山区,其中尤以滇池水利工程最为宏大.这时期的水资源利用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开发服务的.一方面通过减少水域面积获得湖周平原土地;另一方面通过增强水利灌溉功效,提高农田的生产量.元明清三代云南高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作为农业开发的助推器,却较为严重地破坏了云南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人们不得不通过加强水利建设减少农业过度开发所带来的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等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5.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8,(9):93-96
日韩艺术家Joonchoi摄影展《百济的美》;巨作《中国奥运冠军雕塑壁》面世;宋元明清历代绘画精品展在沈阳;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在京开幕;2480年前的冠军奖杯在京展出;北京798迎接元首级国际观众;沙特民间遗产及风俗传统画展在京。  相似文献   
6.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12):73+71-73,71
通海女子洞经之源可追溯到元明清时代,据史料记载,元代儒家礼乐在通海兴起,明初江南子弟的西征和北方军队的南下带来的南曲北调以及永乐至宣德年间《大洞仙经》的传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朝中央政权在广大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以夷制夷"的特殊统治策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治理少数民族地方的管理智慧,所以中国政府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提炼出的土司遗产的价值是:"齐政修教,因俗而治"八个字,充分体现出土司制度的治理思路与方略。有学者做过统计,中央王朝在西南地区建立过3000多个大小土司,涉及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西藏、青海等地。  相似文献   
8.
我没怎么看过新概念作文,据说它强调个性,而且由于对作文没什么限制,我便给这篇作文安了个足够个性的题目——无题。Google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人使用这个题目,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朝——看来还是不够另类啊!  相似文献   
9.
龙是华夏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其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直接关系。传说龙是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白虎、玄武)之首。随后,演变成为皇权象征,以至于历代帝王都以「真龙天子」自居。随着历史变迁,演绎出不少龙的造型和纹饰,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便深...  相似文献   
10.
玉雕童子佩     
朱纪 《收藏界》2012,(8):39-44
国人痴迷玉八千年不改,崇玉、爱玉、赏玉、藏玉、佩玉,都源于玉一出现就被赋予了社会道德的含义。人们以为,玉能辟邪除,和顺运气,延年益寿。佩玉能消灾纳福,佩玉童子能求得子嗣,玉赋予了精神上的支撑,这种力量既有来自自身形成的心理效应,也有来自佩玉而导致的生理效果。研究玉者就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