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冀勤先生点校《元稹集》 ,汇校诸本 ,多有是正 ,然仅从音韵学角度探讨 ,就仍存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
王林 《现代语文》2006,(11):30-31
元稹的妻子韦丛,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元稹已经当上了监察御史,韦丛却离他而去。元稹悲不自任,为妻子写下诸多千古绝唱的悼亡诗。由于对元稹的生活品节后人多有争议,因而对其悼亡诗情感的真挚与造作、情缘真伪后人一直争论不休。孟子曰:“以意逆志”;鲁迅先生也强调:“解读作品要顾及作全人和作品的写作背景”。我们要想正确解读元稹的悼亡诗就必须体会、触摸其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3.
对《全唐诗》中所载元稹诗的六处讹误进行辨析校释,以期求正元稹诗作之本貌,也为学界准确引用《全唐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秦出版社版《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存在着各类问题达数百处之多,是建国以来少有的一种古籍整理本。文章分别从校勘、编年、注释、集评、其它五个方面,择其要者,对其进行一一指出与订正,以供借鉴与使用是书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十"排比铺张"与元稹评杜诗的"铺陈"比就其长篇排律言。"铺张"指铺排张扬,"铺陈"指铺排陈述,前者贬而后者褒。其恶喜不同的成因在于不同的时代风气。改"陈"为"张",与元稹原意不符。其实对于杜诗中的"连城璧",元稹也有所识,且达到六义性情的高层次。  相似文献   
6.
元稹在通州     
唐代元和十年至十四年,大诗人元稹在通州(今四川省达州市)做了四年不治民不问政事的贬谪闲官“司马”。这四年是他前后期思想的过渡期,他同情人民的苦难,又深知时事艰难。但他不甘长期寂寞,后来终于大改前志,趋炎附势,重返朝中做了高官。元稹一生最值得一提的好诗和诗歌理论,大多是在这四年闲散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8.
元稹诗文在唐代传播广泛,对后世影响深远,但也存在诸多误读误解,现就其中九则予以辨析:《奉制试乐为御赋》"庚寅之诏"不是"元和五年"之诏,史籍文献关于刘士泾的记载有误,史籍文献中"崔稜"或"崔陵"应为"崔倰",《沂国公魏博多政碑》应为《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元稹集编年笺注》"毛传"应为"孔传",《代李中丞谢官表》"李中丞"是"李德裕"等。  相似文献   
9.
程章灿先生《从<有唐武威段夫人墓志铭>看元稹为人》一文认为,段氏名分介于妾婢之间,由于未为韦氏诞育子女,其名分至死未变。元稹为之草志时,“基于对亡妻的爱恋追怀”,违礼称之为“夫人”,而其后担心获罪于裴夫人家族,又改动志文称之为“段氏”,从而得出元稹品格低下之结论。然据有关资料,段氏实为裴出子女之庶母慈己者,且韦Pa即其所出,元稹不可能因担心获罪裴氏而不顾及韦氏之态度就改动志文,因此两本志文的差异恐怕无法证明元稹人品低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神盘古是“龙首蛇身”,反映了原始社会的蛇图腾崇拜。但另一方面人们厌蛇、怕蛇、进而恨蛇,极言蛇之歹毒的言词也不为罕见。例如,唐代元稹的《巴蛇》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