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9年里,她靠呼吸套管呼吸了17年,她做过14次全麻手术,收到过9份病危通知,可这个闻不到花香、不能唱歌、不能剧烈运动的女孩,努力而有尊严地学习、生活。在今年的高考中,她考出了583分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1882年德国Langenbach在T型切口下完成了第一例胆囊切除术,经过后人的发展完善,形成了经典胆囊切除术(Clnssic Cholecystectomy,CC)[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技术水平也日新月异,近20年来先后出现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ic Cholecystecto-my,M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ny,LC),使微创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现代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必须全麻,人工气腹和昂贵的仪器设备,手术风险大、费用高[2]。作者通过改进和自制部分手术器械开展小切口胆道手术898例,操作简…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2004年2月 ̄2004年9月收治全麻手术患儿96例,其中男孩56例,女孩40例;年龄3d ̄13y,其中3d ̄1y33例, ̄3y35例, ̄13y28例。所有患儿均实行氯胺酮复合麻醉。2、健康教育内容2.1、术前健康教育内容:(1)术前对家长及较大患儿以心理疏导,(2)术前各项准备的配合、特殊检查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麻下儿童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68例儿童呼吸道异物患者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行呼吸道异物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结果:68例患儿均一次手术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全麻下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具有解剖标志暴露明显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需特殊体位病人在应用医用水凝胶护眼贴后对预防眼睑水肿、结膜红肿等眼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脊柱手术俯卧位全麻病人和食管癌手术侧卧位全麻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试验组60例直接使用医用水凝胶护眼贴保护双眼,对照组60例采用金霉素眼膏结合3M 透明敷料贴保护双眼。观察术后24小时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小时回访,试验组术后患者眼睑水肿2例、结膜红肿2例、视物模糊3例、畏光3例、黏滞感2例、异物感4例;对照组术后患者眼睑水肿9例、结膜红肿13例、视物模糊13例、畏光11例、黏滞感9例、异物感17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殊手术体位全麻病人术中使用护眼贴能更有效保护双眼,预防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全麻手术患者2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躁动患者的观察,分析出躁动发生的原因,总结出护理对策。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镇痛镇静、合理的使用麻醉药物等可以明显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下全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至今共23例甲状腺手术在应用喉罩全麻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置入喉罩.有2例患者在体位变动时发生漏气,经调整后矫正;手术过程中未发生误吸及胃胀现象;放置喉罩前、后及取出喉罩前、后患者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喉罩通气全麻适合甲状腺手术.是甲状腺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是否能达到术中保持一定麻醉深度避免术中知晓、术后又能快速清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胸内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两组,A组(静脉麻醉组):麻醉诱导及术中麻醉维持均以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及维库溴铵静脉用药;B组(硬膜外复合全麻组):先行胸7~8硬膜外阻滞再行全麻诱导,术中以1.5%利多卡因5ml每间隔40~60min硬膜外追加一次,辅以芬太尼、异丙酚及维库溴铵维持全麻。记录手术结束清醒评分、手术结束至气管拔管时间,术后1日随访患者是否有术中知晓,患者与术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术中知晓、满意度以百分比加以比较,其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A组与B组术中知晓、满意度均无差异。B组手术结束时清醒程度评分显著低于A组;B组手术结束至气管拔管时间显著短于A组。结论:胸内手术施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时既能满足手术需要,避免术中知晓,又能达到使患者术后快速清醒、及早拔除气管插管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用于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劣不同.方法:择期行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女性病人50例随机分成气管内佥麻组(G组)与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25例.G组行常规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C组选L2~3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监测两组患者BP、HR、SpO2、PET-CO2,分别于麻醉前(T0)、CO2气腹前5min(T1)、CO2气腹后10min(T2)、20min(T3)、术毕5min(T4)和术后120min (T5)记录各组数据.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完全清醒时间(min).结果:两组患者BP、HR、SpO2变化不大,充气后两组PETCO2均明显增高,G组较C组在术后120min(T5)增高、且G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min)也显著延长.结论:只要加强对呼吸的观察和管理,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以下简称长托宁)和阿托品对心率、血压及腺体分泌的影响程度。方法:随机选择60例,ASAI~Ⅱ级的择期全麻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阿托品组(B组)各30例。术前30分钟肌注长托宁(0.5mg)或阿托品(0.5mg),记录入室时、注射30min、麻醉后、手术中、手术结束及麻醉拔管后的心率、血压、腺体分泌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长托宁组血压明显低于基础值,心率无变化,唾液分泌物明显少于阿托品组,而阿托品组术中血压较基础值明显增高,心率明显增快,甚至出现心率失常。结论:长托宁由于M受体选择性高,具备与阿托品类似的抗胆碱作用,但不增加心率,腺体分泌物也较少,因此是术前用药中较为理想的抗胆碱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