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877篇
科学研究   19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3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行体制创新,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是当前我国出版集团的一项急迫的基础性的任务。在实际的运作中,出版集团体制创新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模式、国有独资公司模式和股份有限公司模式。通过模式分析,作者认为出版集团体制创新的核心是产权清晰,其关键是进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其路径是进行母子公司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军事训练信息网信息资源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军事训练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的原则及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琳 《体育科研》2004,25(3):14-14
日本自1998年12月颁布《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简称《NPO 法》)以来,符合条件的民间团体即可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后取得 NPO 法人资格。至2003年6月止,日本共认证了1.1474万个 NPO 法人团体,体育及相关领域的 NPO 法人在振兴体育事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已初见端睨。  相似文献   
4.
5.
以省级党报为龙头组建报业集团,是充分发挥省级党报作用,深化我国报业体制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拟对报业集团组建之后所面临的某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供大家在实践中参考。 组建报业集团,是我国报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其表现出的优越性主要有:一是能够发挥各个子报子刊的积极  相似文献   
6.
国际电报是涉外企业日常公务和经济交往中经常使用的迅速传递文字的通讯工具。国际电报有普通电报(ORPNARY TE LEGRAM)、加急电报(URGENT TELERAM)和用户电报(TELFX,也可译“电传”)以及传真电报(FAX)。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每年签订的各类合同约有40亿份左右.合同档案作为记录法人(单位、个人)经济活动的依据性凭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然而,由于管理不善,有相当一部分合同无法作为原始依据在日后的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市党报在中国报界是一个比较特殊却又十分重要的媒体。就区域特征来说,它要比省级党报更具直接性。因此,无论是舆论的导向和新闻的贴近都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这应该成为我们观察和思考地市报经营发展的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9.
田华 《新闻界》2006,(5):82-82
“新闻媒介机构应对传播的信息及言论承担责任,同时,作为独立法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①而“只要大众传播媒介尽可能地向公众提供可供选择的意见,就是履行了媒介的道德责任。”②一、校报媒体责任错位:宣传反被宣传误审视目前众多的高校校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长期以来,高校校报立足于宣传,却反被宣传所误,导致其校园主流媒体地位不断弱化,甚至被当作可有可无的摆设,这不能不说是校报的悲哀。其主要表现有:1.官腔浓厚、亲和力弱。一方面,我国各高校管理者大都把校报视为单一的宣传工具,以行政性的指令替代其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第14个"世界读书日"前后,江苏太仓图书馆在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支持下,编印了导读小杂志<尔雅>,向该馆读者、"市民讲堂"听众和太仓地方文教公务各界读书人士,以及全国图书馆界、阅读学界专家学者广泛赠阅新刊,受到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