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浅谈六言诗     
李振 《语文知识》2000,(5):27-28
六言诗在我国的历史很久远。相传西汉诗人谷永最早写作此体,还有人说早于谷永的滑稽大师东方朔也写过六言诗,但均不见作品流传。据有关资料记载,六言诗也有古体和近体之分,古体六言诗指唐以前创作的,近体六言诗指唐朝及后代创作的格律诗,但都不甚流行。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六言律诗,刘长卿集有之,及六言绝句,王维集有。”今存六言诗以汉末孔融所作为最早。下面,我们来赏析两首。  相似文献   
2.
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有关六言诗的评价可谓触及六言诗发展的实质问题。本文通过解读赵翼关于六言诗的一些观点。例如,赵翼认为六言诗的起源不始于谷永,偏爱王维的六言绝句,并认为六言诗没能兴盛是因为“其虽工但非天地自然之音节”,结合赵翼的诗学理论,客观分析上述观点。与此同时。试对六言诗的发展和最终没能繁荣的原因做一个粗浅探究。  相似文献   
3.
家的魅力     
家门口,有许多小花,它们有四瓣、五瓣、六瓣的,如一首首的四言、五言、六言诗,构成了一本古朴的诗集,吟唱着一曲曲爱的歌,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家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11,(6):48-48
1.毛泽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最早发表在什么报上? 2.《上海集邮》在印度2011世界邮展上获得什么奖? 3.上海集邮节分会场活动历时几天?几家分会场活动?凡参加2011年第6期"月月有奖读刊括动"的读者,请会员写上会员号,非会员剪下本期第17页右下角的读刊活动标志(复印无效)贴在封片上,并在封片上写上正确答案,贴足邮资,写清通信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相似文献   
5.
汉代建安七子之一孔融的作品原集久佚,目前对于其集中所收录的三首《六言诗》,自明清以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认为是他人伪托之作,其二认为是孔融所作。笔者据《六言诗》三首所载内容和思想倾向,同时结合孔融生平事迹。可以推定此三首《六言诗》非孔融所作,当是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6.
马海伟 《兰台世界》2012,(13):45-46
1935年,毛泽东创作赞颂彭德怀的军旅诗《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内容如下:"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22年后的1957年,《东海》编辑部致函毛泽东准备发表该诗时,毛泽东回信说:"记不起了,似乎不像。""那几  相似文献   
7.
卫绍生 《寻根》2005,(5):88-92
魏晋文体论兴起之后,对诗歌体式的探讨就成为诗歌理论家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梳理各家对诗歌体式的探讨,不难发现,在各体古典诗歌的起源问题上,大抵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以零星出现的散句为依据追溯诗歌体式的起源,一是以出现较为完整的诗歌体式为依据论述各体诗歌的起源。现今所能见到的六言诗起源诸说,大抵也表现为上述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六言诗的起源很早,但直到唐朝,诗歌数量仍然很少。北宋徽宗朝前后,六言诗蓬勃发展起来,在题材、对仗和句式上都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六言诗在两宋之际的发展,和黄庭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元时期看,他不但是创作六言诗数量最多的诗人,而且诗歌的特点也最为鲜明,艺术成就最高;从徽宗时期的创作情况看,属于“江西诗派”的潘大临等人共创作了六言诗32首,惠洪有96首之多,他们的六言诗都主要是学黄的;南宋初年,六言诗仍然普遍学黄,所以创作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9.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彭德怀指挥红军击败了跟随的敌军骑兵,毛泽东写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47年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和沙家店大捷,毛泽东根据陕北战场的情势改写重书了这首诗。这首诗有两种版本,没有作者手迹。一种见于《彭德怀自述》;另一种首见1947年8月1日的《战友报》。两种版本具有同等价值,应当并存。  相似文献   
10.
家的魅力     
家门口,有许多小花,它们有四瓣、五瓣、六瓣的,如一首首的四言、五言、六言诗,构成了一本古朴的诗集,吟唱着一曲曲爱的歌,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家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