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州学院学报》2020,(3):15-19
我国是一个兵学思想发源较早而又著述宏富的国度,齐国具有悠久的兵学传统,汉代军事家韩信深受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影响和熏陶。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学的卓越军事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谱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楚汉战争胜利后,韩信主持序次兵法,对先秦兵法遗著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校定,使《孙子兵法》等一大批先秦兵学典籍得以较完整的面貌存之于世,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齐国大地军事家辈出,兵法著作内容宏富,孙武生长于泱泱大国的古老齐国,齐国是中国的兵学发源地,先秦的主要兵书出自齐地,孙武的兵学思想上承源远流长的齐国兵学传统流脉,深深承受于地域文明滋养,深深打上了齐文化的印痕。在中国兵学发展历史上,从姜尚到孙武再到其后的孙膑,形成了源远流长而又一脉相承的齐国兵学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孙子兵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孙子位居兵学"亚圣"地位,《孙子兵法》实际上被视为兵书之首,传承广泛,影响深远。唐人注解《孙子兵法》达到高峰,注本丰富,有注释,有阐发,多有创见。唐代孙子兵学私学色彩明显,出现家兵学现象,还融合儒家、道家等思想,萌生道兵家流派。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一种兵学文化的展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历史学和文化学视角对武术与兵家的联系进行了纵向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形而下的层面上,兵法与中国武术技法都含有将对象不断二分的思维方式,他们都建立在对人心、人性的洞察基础上,兵武诡诈,奇正变换,目的都是要战胜对方;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兵与武又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兵学与武术其哲学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天人关系问题,都非常关注作为自然形态的天、地与作为社会形态与自然形态统一的人的关系问题,强调三者的协调与和谐。兵学与武术都反映了一种典型的东方文化意识与文化心理结构,中国武术乃是东方兵学文化思想的凝结与展现。  相似文献   
5.
临沂历史文化厚重,尤其是兵学文化,不仅有东夷文化的源头追溯,更是传承不息;而且自现当代以来,红色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发达的兵学文化直接促进了临沂商贸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临沂兵学商贸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以弘扬临沂兵学商贸文化为抓手,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确立建设文化型绿色生态商贸城的战略目标,使之成为转变临沂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临沂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实现建设大美临沂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6.
《滨州学院学报》2022,(1):13-19
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军事技术变革的冲击和推动,作为中国古典军事理论的扛鼎之作,《孙子兵法》研究有必要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以服务于时代的需要。而这就要求将孙子研究必须置之于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历史脉络之中,必须置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必须置之于现实军事斗争实践的需要之上,必须置之于中西方军事文化的对撞和交流之上。当代孙子研究只有建立在这四个新基点之上,才能够实现大发展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滨州学院学报》2022,(3):13-18
司马懿的思想经历了从儒家思想向道家思想转变的过程,这使其成为典型的道兵家人物。追溯其思想本源,包括老子哲学和新黄老哲学,分析其政治军事实践活动,可以看出道家基本思想对兵家人物和兵学文化的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冷眼旁观与战略卓见、守弱哲学与隐忍待机、因顺自然与权谋变化、刻薄寡恩与心狠手辣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战国时期列国间烽烟不断,干戈不息。那个动荡的时代固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苦痛,但也激荡出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活跃的景象。兵学因各国统治集团的刚性需求,成绩尤斐。燕国作为"七雄"之一,因国力较弱,在实际战争中成功的范例不多,再加上僻处北隅,文化也不很发达,留下来的兵学著述不多,故世人对其兵学成就关注不够。但燕国能屹立于强国环伺之中,且一度有南陷强齐、北却东胡的壮举,显示其兵学有与他国相比独具特色——用间。本文拟通过对灭齐时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孙子兵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对祖国优秀兵学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应用.毛泽东与郭化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孙子兵法>进行深入研究,继承了"克敌制胜"的军事思想,同时对其中不合时宜的糟粕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他们所做的研究工作,既是对传统兵学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创造转化,也是对毛泽东军事与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对提高全国抗日军民的作战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中国近现代军事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军事情报思想史上,《孙子兵法》的情报思想被公认为是第一个系统的军事情报理论体系。然而孙子情报思想的形成并不是突兀而成的,而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与早期战争实践、古代哲学的水平相适应,尤其得益于早期兵学文化的深厚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