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35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526篇
教育   68882篇
科学研究   9020篇
各国文化   185篇
体育   1957篇
综合类   2963篇
文化理论   1124篇
信息传播   13965篇
  2024年   451篇
  2023年   1862篇
  2022年   1271篇
  2021年   1585篇
  2020年   1631篇
  2019年   1598篇
  2018年   857篇
  2017年   1486篇
  2016年   1873篇
  2015年   3418篇
  2014年   7056篇
  2013年   5091篇
  2012年   6181篇
  2011年   6807篇
  2010年   5879篇
  2009年   5884篇
  2008年   7244篇
  2007年   6109篇
  2006年   4930篇
  2005年   5071篇
  2004年   5387篇
  2003年   4944篇
  2002年   3708篇
  2001年   2861篇
  2000年   2016篇
  1999年   697篇
  1998年   479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329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洪俐  王运武  王斌 《成人教育》2021,41(8):59-64
目前,国内关于学分银行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理论探索、建设实践和完善制度这三个阶段,相应的研究热点也围绕这三个阶段展开.如今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对于它的研究也应更深入,以便更快更准地掌握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对学分银行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追溯基础理论,界定概念;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健全管理体系;突破制度研究障碍,整合实践成果;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打破领域壁垒.  相似文献   
2.
孙琳  许飞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3,(20):137-139+160
高校电子阅览室发展日渐式微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制约。文章结合问卷调查和调研走访,分析了电子阅览室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移动端泛在化背景下高校电子阅览室的转型发展和空间再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作为一项重要教改内容的"专题化"教学正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积极推进。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本文认为专题化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更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4.
2020年秋季,即将起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我们准备好了吗?语文新课程实施、新教材使用,并不是割断历史另起炉灶,而是在前一轮十多年课改的基础上,丰富、深化和升华。我们不吃透新课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则必然停留在过去;我们不好好检讨刚刚走过的课改探索历程中的得与失,就可能会让好的教学经验得不到发扬光大,错误的教学行为一再反复,造成教学资源极大浪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5.
6.
7.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2015年以来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人才支撑成为实施战略的关键因素。但分析我国马铃薯人才现状发现不但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分布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扩大规模、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调整结构、面向基层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亲身”连用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动+名”的短语结构。在句法位置改变、语义变化、韵律需要、高频使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亲”“身”语义逐渐融合,位置逐渐固定,宋代时已有成词倾向,明代以后最终成词。  相似文献   
9.
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是如何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在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是在吸收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制度建构的理论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深刻认识显著优势的实践中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