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2篇
教育   581篇
科学研究   2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古代汉语中,"来"的用法异常复杂,仅其助词属性下就又可以细分出六七种不同的用法,但这些用法大多并未能沿用到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也包括用作动态助词的"来"。从历时发展来看,动态助词"来"产生之后,在唐五代、宋元、明清三个阶段的使用并未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是在共同语中逐渐衰落了,今天仅在偏南方的一些方言中还有所使用。作为动态助词,"来"的衰落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身功能负担过重,以及在使用中受限制过多的内因作用,也有系统内部成员竞争的外因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是个使用率极高的词,因此,它往往不被重视,使用不当的情况也就时有发生。举例如下:①越南和中国两个民族具有的数千年历史的兄弟关系。从句末的句号看,这应是一个单句。但是由于“具有”后边多了个“的”字,就使前边应为主语和谓语的词语都变成了“兄弟关系”的定  相似文献   
3.
日本语的句末一般通过加上终助词来表达说话者的心清。终助词在日本语口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并在形成自然流畅的会话交谈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终助词的得体使用不是日本语学习的重点,但是对我们日本语学习者来说的确是个难点。主要的终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针对东南亚留学生动态助词"着"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的中介语语料为主要材料,通过数据分析、访谈、调查问卷等实证方法,发现东南亚留学生在学习"着"的时候使用了母语时间认知方式迁移、概括、简化和回避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赵春利  孙丽 《中国语文》2015,(2):121-132,191,192
本文对句末助词"吧"在句子功能上的具体分布进行了细致描写和语义验证。第一,从句子功能分布角度,"吧"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选择条件,提取出其分布规律上的语义同现规约及其语法意义。第二,从语法意义角度,根据"吧"在句子功能上所受到的语义同现规约,借助现象学的"意向"概念,提取出"吧"的本质语法意义"意向待定",从而勾勒出"吧"的语义分布地图,并解释认可性应答的勉强义和拒绝性应答的放任义。第三,从句末助词语法意义的验证方法和提取方法角度,可以说:无论助词的句法选择如何纷繁复杂,总有办法追踪其隐现的轨迹;无论助词的语法意义如何空灵虚幻,总有办法从其所制约的分布规律中提炼出来。  相似文献   
6.
运用重新分析的理论,认为“动+个+形”结构中的“个”是非典型的量词,也是非典型的助词;这一结构凸显的是“点”;表示一种未然态;“个”除了使“形”体词化的作用外,还表示一种强的肯定语气。  相似文献   
7.
方丹 《现代语文》2006,(10):84-85
一、动态助词"了" 1.动词 了 宾语,表示已经完成或结束了的动作.如: 我看了半天书.(阿看了半日书.) 一共捐了两万元钱.(总共捐了两万块钞票.) 他吃了两碗米饭.(渠吃了两碗饭.) 这段路我们走了四十分钟.(嗯段路阿人行了四十分钟.)  相似文献   
8.
龙岩方言的助词在方言研究中颇具特色,本文举其突出的“仔”、“侬”、“着”、“哩”、“Zao”等字加以分析,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邵阳县(塘渡口)方言的动态助词作了较详细的描写。在重视中心城市的方言语法研究的同时,边远地区的语法与同一方言区中心城市的语法也值得去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第一册节选《孟子·梁惠王上》中一段,题为《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一句中之的用法,很让人玩味。查教参,没有专门提出来讲。翻阅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第二册42页解释为之是介词,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