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振龙 《音乐世界》2018,(17):80-89
我于1952年进入云南省歌舞团,1956年考上西南音乐专科学校(1959年改名为四川音乐学院)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本文是1956年以后我经历、知道的、还记得的有关西洋管乐,侧重是单簧管在四川的发展情况做个笔录。  相似文献   
2.
管乐团中的单簧管包括三个声部以及小单簧管、低音黑管、中音单簧管,由此呈现出丰富的音色效果,然而要想完美地将这些乐器融合在一起,则必须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单簧管应用于管乐团成为声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明显的方法性特征。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在简要介绍单簧管在管乐团中重要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配合要求以及应采取的教学方式,由此为单簧管应用于管乐团的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以提高单簧管应用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舞蹈、舞曲是每个民族如语言般有识别度的特征与文化。王弢“逐舞之乐”单簧管独奏会,2019年2月14日在广州大剧院演出,该演出以单簧管为媒介,全新演绎各民族灵魂之舞。从法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到捷克、波兰、俄罗斯,再到委内瑞拉、阿根廷,王搜的单簧管将带领我们从欧洲到南美,经历一次深入灵魂的音乐旅行,跟着单簧管寻找每个民...  相似文献   
4.
单簧管自十九世纪末从欧洲传入中国至今百余年,不但受到国人的喜爱,更吸引了许多中国音乐家为其创作乐曲。但因政治与时空变动的影响,1949年以后两岸在单簧管音乐创作上各自发展并形成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本文将对1949年后两岸的单簧管音乐分别作介绍,在台湾部分,笔者将整合台湾现有的单簧管音乐文献,并加上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对整个台湾单簧管音乐发展作详细介绍;中国大陆部分,则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重新对其单簧管音乐发展作系统性的分析归纳统整。笔者希望藉由本文的探讨让两岸人民对彼此的单簧管音乐发展有更深的认识,促进两岸单簧管音乐的交流,并让中国单簧管艺术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继而更好的推广至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5.
6.
7.
建立中国单簧管学派,首先应当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其次要借鉴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探索并确立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演奏风格。本文回顾了主要的单簧管中国作品,中国特色的演奏技法形成的过程,认为第二届单簧管中国作品试奏会是建立单簧管中国学派的里程碑。金光日老师积极倡导中国作品的创作、演奏,潜心研究单簧管民族特色的演奏技法,为建立我国的单簧管教学体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9.
单簧管是近现代管乐器中常见的主奏木管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机械灵活轻巧。无论是专业院校还是业余学习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都会遇到很多基本问题,比如气息、嘴型、练习方法等。气息是所有管乐器演奏要素的基本前提,它是根本。标准的口型可以更加轻松的支撑哨片的最佳振动点。合理的演奏姿势是能够在演绎作品时提高音色质量和音乐表现力的。良好的歌唱感不仅能够使演奏者可以更直接的融入到音乐当中,同时更赋予了音乐的生动性。吐音的最佳解释就是用舌尖将持续的气流分割开来。基础的练习大致可分为:1·长音练习。2·音阶、琶音和练习曲。音乐是一门靠听觉来判断的艺术,要想真正地学好演奏,良好的听觉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和演奏单簧管中,基础练习应该算是最简单又最不简单的问题之一,简单在于他的单一性,不简单在于他的持久性。那么如何更合理的来安排和练习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基础练习呢?因此,本文谈了以下这些基础的要求和练习方法,从而让大家更重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