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0篇
科学研究   13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162页图11-3介绍了“覆杯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倒置,纸片不会掉,水不会洒。演示实验时,教师必须注意杯中的水要装满,纸片要硬,操作要缓慢等,尽管如此,实验的成功率往往不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即单面社会理论,当今发达工业社会的特征是一维的社会,这是科技意志的必然后果,一维的社会制造出一维的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即制造出一维的意识形态。马尔库塞的批判革命理论是乌托邦革命论,推崇的以文化革命、意识革命、本能革命为核心的总体革命是在纯粹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革命,在人的灵魂深处进行革命,即是一种革命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3.
沈孝兵 《物理教师》2006,27(11):1-31
大气压强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有趣的小实验,如覆杯实验、瓶子吞蛋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以及教材新增加的易拉罐被压瘪的实验,这些实验都简单易做,这些实验都说明了处在空气中的物体受到大气压的作用.笔者用演示真空中不能传声的玻璃罩做了几个有趣的大气压实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4.
阐述以电磁流体和电磁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硫酸铜溶液作为产生电磁流体流动现象的一种液体,用金属铜板作为产生匀强电场的极板,用密绕的长直螺线管产生匀强磁场的方法,设计出液体在电磁力作用下的流动实验方法及流动的显示方法.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荣六郎刻本《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是现存最早、篇目完整的版本。在梳理其版本及文献情况的基础上,考订此书为覆刻本,对宋代刻书业研究有参考意义。宋荣六郎本与敦煌写本、《道藏》本《抱朴子内篇》关系密切,为后世通行本的祖本,其文字内容优越之处众多。作为一个讹误较少、文献完整、刊印最早的版本,宋荣六郎本对《抱朴子内篇》文献整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校勘与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反应等离子熔覆技术、以Fe-Cr-C-W-Ni合金粉末为原料,在Q235钢表面制得了Cr7C3高铬铁基金属陶瓷增强耐磨复合涂层。利用SEM、EDS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测试了涂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反应等离子熔覆Cr7C3高铬铁基金属陶瓷增强耐磨复合涂层硬度高、组织均匀、与基材之间为完全冶金结合;涂层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涂层磨损的质量损失随载荷增加十分缓慢,涂层具有优异的载荷特性。  相似文献   
7.
七个铜板     
穷人也可以笑,这本来是神明注定的。有时候,穷人想哭也是常常用笑来代替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时钟脉冲电路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Protel 99 SE设计制作简单单面电路板的步骤,避开了设计中一些不必遵循的规则,轻松的制作出精美的简单单面板。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在盘区运输石门上覆近层间距煤层的工作面布置方法及开采技术,同时对开车期间的矿压显现、周期来压强度、步距进行观测和总结分析。通过对下伏865轨道及皮带运输石门采用U29拱型棚和单体柱的加强支护,实现了安全开采,为类似条件下安全开采大巷上覆煤柱提供借鉴经验和科学依据,为提高老矿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拓宽了思路,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米仓-大巴山地区由于受到多个构造域多期构造叠加作用,形成了现今独特的构造形态,研究米仓-大巴地区的构造变形时间对该地区油气成藏、保存、运移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该区区域不整合面、矿物裂变径迹、K-Ar以及ESR测年的研究,认为米仓山-大巴山构造交接区两期褶皱发育的时间应为K_2-E_2,从山前到盆内,隆升时间逐渐变新,背斜隆升时间早于向斜隆升时间,米仓山穹隆隆升时间为中白垩世(K_2),米仓山、大巴山前缘构造带变形时间为晚白垩世始新世(K_3-E_2),米仓山变形时间略早于大巴山变形时间,在晚喜山期的构造活动中,南大巴NW逆冲推覆构造扩展到通南巴构造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