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是主体,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跨文化意识是译者必备的一种素质。文章试图通过将《红楼梦》的两个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The Story ofthe Stone中前八十回有关宗教哲理辞条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评述中国的杨宪益和英国的霍克斯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和再现原作审美体验等方面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认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持有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文化的不同看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化之间的转换。由于历史起源,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等的不同,各民族在语言,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翻译中也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可译现象。为避免误译,我们必须加深对原语及其化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项重要的翻译理论,奈达博士的"等效理论"经常为中外翻译理论工作者所引用,对于化解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缺陷问题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等效理论"中的"功能对等原则"分析英汉互译过程中功能对等缺陷存在的原因,以探讨化解功能对等缺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巴黎释意学派,又称达意理论,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的重要学派。谈派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释意学派理论的分析体系是建立在对口译实践的研究基础上的,其核心内容"脱离原语言外壳",使翻译的理论研究在内容和过程上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当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时,对翻译本身和口译有了新的思考。本文从释意学派的理论特点出发,探讨了日语口译及日语口译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语言以不同的形式而存在,为了达意,有时我们必须改变语言的形式.本文对奈达翻译理论中形式与内容的理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于操作系统课程,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内容是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进程概念较为抽象,进程同步与互斥更是老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内容。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在该文中阐述了如何用P、V原语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教学方法,按该方法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边分析边讲解,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进程同步与互斥关系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8.
直译法不同于"逐词翻译"法。由于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对等性和相似性,"忠实"翻译标准的要求,以及目标读者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原因,在翻译中应使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不同民族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行为,应忠实传送原文的文化信息;翻译重视文化传播;是对译语国民族语言的丰富,也是扩大读者的文化视野、增强对原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交流的需要;重视文化传播,不能将反映异国情调的概念用语原文改成译语国词语、用语、,应尽量保留带有异国情调的语气、笔调、风格,神韵。  相似文献   
10.
结合乌鲁木齐成教院少儿外语普教班及通常英语教学的实效,分析、对比总结了原语者直接参与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势、作用及其所采取的种种生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