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2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教育   17935篇
科学研究   2085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509篇
综合类   623篇
文化理论   173篇
信息传播   2005篇
  2024年   456篇
  2023年   2022篇
  2022年   814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672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562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1538篇
  2013年   1351篇
  2012年   1598篇
  2011年   1558篇
  2010年   1327篇
  2009年   1293篇
  2008年   1382篇
  2007年   1157篇
  2006年   788篇
  2005年   772篇
  2004年   975篇
  2003年   774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雪珍 《江苏教育》2023,(41):93-94
“双减”实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跨越。项目导学视角下的“减负增效”实践探索,坚持儿童立场,指向整体育人、实践育人,推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激发“双减”活力,将“减量”与“增质”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变革、作业增值等层面的探索中,融入学生充实灵动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2.
习题不仅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双减”背景下科学地开发与利用习题,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对此展开探究,联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新变化,在“用好教材习题,融入课外元素”视角下,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出了“活用课后习题”“创设现实情境”“凝练核心素养”“转变学生角色”“尊重学生差异”等多条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都以浸润式英语教学作为其教学特色,而学术英语(EAP)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本文尝试探讨实践多重"双导师"制度,构建从入学到离校伙伴式、书院式、科研为导向的渐进式共同学习体。从导师遴选机制、课程机制和组织建设三方面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的"双导师"制度。  相似文献   
4.
胡春蕾 《江苏高教》2020,(12):60-63
学科的发展环境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外部环境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学科评估环境、学科政策环境和外部关系环境;内部环境包括内部宏观环境、职能关系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学科制度环境和学科结构环境。"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科必须在该环境框架的影响下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6.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咀克赫茨伯格(Fro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通过对美国匹兹堡地区的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的调查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赫茨伯格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把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相似文献   
7.
8.
性别视角的开拓与双性解放--对女性文学研究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在很人程度上得益于性别视角的成功运用。但研究者对性别视角的运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那就是忽略了性别研究的另一视阈:如何止确地认识男性。男性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真实处境提示我们应该像重新认识女性一样去重新认识男性,男性利女性同样需要解放。女性解放的最终日标就是男女携手前行的双性解放。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的整体功能态与中医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功能态的改变是研究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疲劳整体功能态概念的形成及特点,分析了运动性疲劳整体功能态与中“医证”的关系,为运动性疲劳的研究选择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有益于今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