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37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去年9月,天津电台滨海广播由一个以滚动资讯播报+伴随音乐为主的都市电台转型为传递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最强的声音的综合性电台,对于新闻的选择取舍,更多倾向于天津滨海新区和全国各地开发开放的内容,而民生、社会等等类型的稿件,似乎成了滨海广播的冷线。那么如何变冷为暖,甚至变热?精心策划紧扣地方特色选题是围绕一个时期宣传报道的中心任务,记者需要吃透精神,理清主线,围绕主线挖掘主题。为了更好地宣传天津滨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报纸的娱乐新闻除记者的自采稿件外,很大部分来自网络。怎样对众多的网络娱乐新闻进行取舍?什么样的稿件既吸引观众眼球又避免低俗?怎样在大量难辨真伪的信息中根据细节以及经验分辨真假?怎样通过编辑思想以及评论对读者进行引导?这些问题是一个报纸娱乐版编辑必须了解的。  相似文献   
3.
周昶 《记者摇篮》2006,(1):44-45
常言道,看报先看题。在阅读报纸时,无论什么人,面对报纸版面上登载的大量的新闻,都有一个不自觉的对新闻的选择和取舍过程,而这一选择和取舍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对报纸上的一个个新闻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正因为此,有人把标题形象地比喻成新闻作品的“眼睛”,认为只有“眼睛”传神,才能让新闻“留”住读者,并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的报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标题平淡,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拒绝阅读,那么你的报道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留意当今的报业市场,近年来兴起的一些都市类、生活类报纸和网络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在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4.
武志勇 《新闻记者》2004,(12):69-70
本文所讲的色彩元素是指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形体上,事件发生的空间背景中和事件演进的过程中真实存在的各种颜色。对色彩元素的发现是指搜取新闻事件中所蕴含的色彩元素;对色彩元素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色彩元素的取舍,二是色彩元素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群文阅读中,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在教学中要紧扣目标,敢于取舍。课前要指导学生阅读,在完成教学知识目标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6.
"重视估算"是《课程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如何实现呢?新教材用较多的篇幅来渗透或开展估算教学,而估算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的内容、问题解决的目的等,有区别地选择估算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它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一般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题目入手,紧抓识字教学,掌握一些较为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语,为读通读顺课文做好铺  相似文献   
8.
您好!我是来自祖国边陲——云南的一名高中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有效数字的处理,我常常有点拿不准。您能给我指点指点吗?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中,近似数处处可见,大量的数都是通过取近似值得到的.我们在解数学题时,也常常用四舍五入法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近似数.因此,只有理解了近似数中“精确度”的含义,才能正确、灵活地按要求取舍近似值.下面举例分析近似值取舍中的“精确度”的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使用。已届一学期了。在新教材的使用方法上,出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许多老师把含有24篇课文的语文课本按时教完了,但却把含有119篇文章的《语文读本》丢到了一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老师仍囿于传统的讲课方式,对24篇课文面面俱到地深挖细抠,力求让学生全面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