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4421篇
科学研究   9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的创新性进行分析和对比,揭示情报学领域研究的创新性特征,发现领域学术论文中创新句内部的知识关系,进行更细粒度的论文创新性分析,为研究领域创新点深层次利用提供条件,同时丰富科技论文创新性监测的途径,促进科学研究创新。[方法/过程] 从句子级创新性识别出发,选取中英文各两种情报学期刊作为样本,采用信息抽取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将创新句的抽取从现有的摘要扩展到全文,充分利用句子结构和句法特征识别领域创新内容,探讨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在创新对象、主题、类别等方面的特征,并做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对自动分类的论文集合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的表达范式。[结果/结论] 从创新的表达来看,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句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英文期刊论文创新的表达更丰富。从创新性特征来看,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创新主题较集中,而中文主题多样和分散;具体方法的创新是近年情报学领域的创新热点,而在研究方法上创新不足;中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的创新性特点都反映了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的成果较多,而理论创新推动缓慢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现代文句子含义的理解,无论是在语文课程标准还是考试大纲中都有要求。本文从句子表意功能的角度,通过系统分析法进行思考。我们要分析句子内部的构成成分,句子外部语言使用环境。句子含义的理解包含三个角度,分别是句子成分、表达技巧、语言环境。句子组成成分是句子的基石,是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而句子的表达技巧又可以丰富句子的内涵和情感。最后,通过联系句子上下文乃至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我们分析得出句子的语境义。  相似文献   
3.
对无生命名词作主语句的翻译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目的在于使谳者遇到这类句子易于理解,不仅仅是从字面去思考,而是让读者了解说英语的人的思维习惯,通过句子的内涵意义达到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管一 《语文知识》2002,(8):43-44
一、用词错误①“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纤维播送的。”(《短文两篇·敬畏生命》)(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以下同。)《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播送”的解释是:“通过无线电或有线电向外传送:播送音乐,播送大风降温消息。”“种子”不是“音乐”“消息”,“风”也不等于“有线电”“无线电”,所以,这“播送”无疑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文化信息中的词组或句子,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是语言的精华。本文拟从保留文化特色的观点出发.从反映技巧的角度对如何处理习语翻译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这对中英两大语言的沟通,对两大民族文化的理解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新根 《学语文》2002,(3):22-23
阅读是整个语文的核心,阅读的核心是对语句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语句又依赖于对语句结构进行细致而又合理的分析;更何况,语句结构分析自初中起就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找主干,分析定状补也一直是学生的拿手好戏。因而利用语句结构分析法不仅是阅读的关键之一,也是解决语病的一剂良药。下面本人就以一些高考具体实例来力图全面地说明一下利用这种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7.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不是句子的分析方法,而是短语的分析方法,充其量也只是对抽象的句子所作的句法分析,这种传统的所谓句子分析方法注重句法兼及语义,但排斥语用,分析的“句子”实际上是排除句调 以及“挂在句子身上的语用零碎”以后剩下的词语组合。汉语的句子有具体和抽象之分。具体的句子是形式、意义和 内容的三位一体,可以进行句法、语义分析,而不能进行语用分析。语义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分析抽象的句子,也可以分析具体的句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析句方法。  相似文献   
8.
9.
选入中学课本的名家名作很多,这些作品人们对它们阅之弥多,研之弥深。如果一味按传统教法,即使再深入,学生也处在被动的接受中,难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也难以提高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更不能使学生越逾众人。文学作品的美是难以讲出来的,因为语言总是比心灵枯涩,即使能讲出来,也不如学生自己去用心体味出来的东西深刻。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注入一些活动,组织学生对名篇进行改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