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98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语义关系表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中文信息处理的现状对自然语言在句法结构与语义结合方面的需求,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构建的框架网络工程进行探索与研究,详细分析框架网络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框架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将词汇进行联系形成网状数据库,目的在于利用词与词间的关系进行信息抽取或信息检索时,能够方便准确地进行信息处理并得到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75):92-93
公务文体通常是指国家机关、政府机构所发的公告、宣言、规章、法令、启事、指令和各类法律文书,等等。公务文体种类繁多,但却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与其他应用文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1922年语料库中把字句出现了十五次,出现的场合各有千秋,不一而足。那么,把字句的使用到底有什么句法结构、语义语用功能特点呢?这正是我们在本文中孜孜以求的事体。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呈树形结构;而汉语句法重意合,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鑫 《现代语文》2006,(10):21-22
一、引言 对于语言的研究,古已有之,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0世纪初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语言本身的系统研究,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系统科学,从而使语言的研究进入了现代语言学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考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指出汉语句法结构中存在传统理解上的词语搭配超常现象,认为这种超常现象的存在,或是语义特征,或是语用频率等因素制约的结果.由此而得出结论:超常只是语面上的,不是实质上的.  相似文献   
8.
"从来"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深层语义及语用角度重新审视时间副词“从来”所在句子即“从来”句,可以发现在表层句法结构和意义背后隐藏着人们使用“从来”句的主观心理认知基础,即对某一主观事态的强调申明,或对某一客观事态的强调评断。“从来”句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无论在否定句还是肯定句中,说话人对前文或隐或现的某种个人看法或公认看法的积极否定提供了“从来”句的语用前提和背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V1着V2”构成的动词性短语,分析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同时从V1的语义特征及V1、V2的语义关系着手,分析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认为只有当V1为“留存、催促”等类动词充当时,“V1着V2”是连动式,当V1为“期盼、准备”等类动词充当时,“V1着V2”是动宾式,其他都是状中式。从句法关系来看,“V1着V2”结构中状中式应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0.
如东话"果VP"句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泰方言如东话的“果VP”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由于焦点的不同 ,“果VP”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就有所不同。当“果VP”存在疑问焦点时 ,若疑问焦点是成分焦点“VP” ,则基式“果VP”和变式“(果 )VP啊”在语用功能上接近于反复问句 ;若疑问焦点是命题焦点 ,则变式“(果 )VP嗒”、“果就VP啊”、“果还曾VP啊”、“不VP啊”接近于是非问句。当“果VP”不存在疑问焦点时 ,变式“(果 )VP啊”、“(果 )VP嗒”、“果不VP啊”在语用功能上接近于反问句 ,变式“就VP啊”、“还曾VP啊”则接近于感叹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