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5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训诂学初稿》一书中存在的句读标点误、格式误、打印误、语序误、综合错误等五类引文错误,并对它们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所谓“句”就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所谓“读”就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地方。相对现代汉语标点而言,“读”现在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句”则可用句号或感叹号、问号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水浒传·武松打虎》中,武松打虎前在酒店喝酒时对店家说的那句话“好的切二三斤来”,不应断句,否则破坏了武松的性格的一致性.同时,对众多《水浒传》版本中此句断句不统一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相关语句的句读,历来众说纷纭。该句句读的划分关键在于对不同小句成分的认识,"明星出西方"这类"N星+V+N方位词"格式是要素完全的独立小句,在句中可以单独成句;而对于"出西方"这类的句子,性质属于依附小句,在句法上不独立,需要依靠其他句子成分为其补充语义解读,因此其必须在复句中充当句中成分;"禁不得祠"按文例习惯更宜于将其作为复句的分句处理。故该句正确句读应为:"……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相似文献   
5.
张宝明 《寻根》2004,(6):88-92
作为新文化元典的《新青年》,引领中国语言文学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从“文言”到“白话”,从“句读”不知到“标点”分明。本来,从“竖行”到“横排”也应该是《新青年》的一大举措,但它始终都只能坐而论道,致使“左行横迤”的倡议坐失良机,最终成为新文化元典一个永远的遗憾。这  相似文献   
6.
我与高信疆先生因书而结缘。那是在1995年春天,好友鲍元恺教授以作曲家的身份赴台湾访问,带去了我的《东方既白》。这是我的一本艺术评论集,其中收录了我与鲍元恺关于音乐艺术的一篇对话。那天晚上,忽然接到鲍元恺从台北打来的电话,说他正与几位台湾的文化名人聚会,  相似文献   
7.
《师说》一文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句,教材对"或师焉,或否焉"作了如下解释:"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同学们不大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如果教材能对该句涉及的并提修辞方法稍加说明的话,同学们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并提",本作"并提分承",又叫"合叙""分承",就是把相关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放在一起叙述,亦即把相同的句子成分放在一起,使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杨树达在《汉文文言修辞学》一书中解释说:"分叙则文繁","合言之较有变化,免于板滞"。但在理解时,要从文意人手,将原句  相似文献   
8.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读清文言句读则是文言文诵读的一项基本要求。所谓“读清句读”,就是要读准确文言句子的停顿,不要读破句子。要正确读出古文语句中的停顿,必须做好辨析工作。  相似文献   
9.
注译有误,在所难免;但如因学力不堪其任而为某种动力驱使去乱注滥出者,则另当别论。本文以《古代志怪小说选》为例,指出此类读物几大通病,诸如望文生义,穿凿附会;不顾文义,随意下注;不明词义,连蒙带猜;广狭混淆,释语含糊;错字讹音,句读失误;地名官名,注释混乱;等等。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第五册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为了证明“书非借不能读”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对比手法从八个方面进行对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一是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天子之书,乃七略四库,富贵家之书可谓汗牛塞屋,然天子、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而“余”幼时与黄生则无书可读,要去向别人借取,幸运如黄生的可借到,否则唯有感叹而已。第二是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第三是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以上三者是分析藏书的一般情况,侧重说明有书不能读的原因。第四是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藏书者家中之书汗牛塞屋,落落大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