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0篇
教育   6651篇
科学研究   1158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05篇
综合类   265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57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550篇
  2014年   1097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715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用写作任务群的方式冲破传统习作教学“为写而写”的樊篱,以真实问题的解决为起点来设计写作大任务,以系列化的项目完成为要点来涵养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以交互式的人际交往为落点来彰显写作的题中之意,是积极探索“需要”导向的写作任务群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可宥性事由源于英美刑事诉讼中的可抗辩事由,与正当化事由联袂构成行为出罪理论的基石。与正当化事由不同,可宥性事由已经僭越了法定的行为正当化条件,行为的违法性首先被肯定,只是在责任归属上寻求宽恕性处理。引入可宥性事由,可丰富体育竞赛行为入罪和出罪的相关内容,便于司法统一判定。分析认为,体育竞赛行为可宥性事由成立,要满足体育赛事本身具有合法性和正规性、主体仅针对运动员、行为局限于体育竞赛行为、违法目的“单纯”性、行为以“反规则”为前提等条件。入罪和出罪的类型化有利于定罪和量刑的规范化,分别对竞技伤害行为、滥用兴奋剂行为、假球等竞赛舞弊行为适用可宥性事由予以出罪抑或减轻处罚的情形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体育竞赛运动员可宥性事由行为入罪不能忽视运动员自由保障的理念,且尽量避免选择性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3.
4.
《体育师友》2019,(5):42-43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动作捕捉式可穿戴设备在学校体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和建设性建议,为建立中小学生运动数据库做贡献,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锚泊安全评价精度,保障船舶锚泊安全,针对传统锚泊安全评价方法未考虑评价等级界限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问题,将正态云可拓理论应用于锚泊安全评价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可拓学的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重的方法分别确定锚泊安全评价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通过经验因子将主观与客观权重进行结合。构建基于正态云可拓理论的锚泊安全评价模型,计算待评物元与标准可拓物元的关联度,通过信息熵理论确定锚泊安全等级。根据信息熵理论定义可信因子,使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易于定量计算。实例计算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依据古今字书及有关同源词材料,考定“幸”字本义实为“刚直”,并非“吉而免凶”;进而揭示“幸”字尚有“径直”、“一直”以及“正”、“真”、“定”等一系列近引申义,并据此订正现代释词专书。古文今注中,由于未明“幸”字这类历来用义而导致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7.
仿真对于科研、设计和教育等方面都是极为有用的,因为在原型上进行实验,往往很昂贵、费时,有时很危险,甚至不可能。事实上,仿真已成为科技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非常小学生     
《小学生》2006,(6):26-29
二胡是个奇怪的东西。它只有两根弦,确切地说,那两根弦就像两根胡子,所以它才叫“二胡”。—徐一可[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尚儒彪 《武当》2004,(7):58-59
巽为风。八卦中巽卦符号的产生,是古人在生产实践中,看到大雨来临之前,往往先有大风刮来,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天空中有着一层又一层厚厚实实的乌云在翻滚,云下又有着一股接一股的风在吹动,于是用“=”代表一层又一层的乌云.而以“--”代表那云层下一股又一股的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